推銷科技走廊 考驗馬英九八年市長績效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自強都柏林十五日專電)台北市長馬英九歐洲行參訪全球第一大軟體輸出國愛爾蘭,吸取他國成功經驗。未來,如何積極推銷內湖科技、南港軟體園區所建構的科技走廊,善用北市所擁有高科技人才、技術及便捷交通,做為優勢競爭條件,考驗著馬英九在北市執政八年的績效。

愛爾蘭是馬英九這次赴歐洲招商行程的第二站。愛爾蘭原本以農牧立國,近年來經過積極努力,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軟體輸出國家,擁有雄厚競爭實力。馬英九此行雖說是招商,實為「取經」,也讓隨行官員了解愛爾蘭政府是如何贏得外商青睞,發展出成功的科技實力。

在愛爾蘭,扮演愛爾蘭工業發展推動角色的包括愛爾蘭工業發展局、愛爾蘭國家政策顧問委員會、愛爾蘭學術基金會、愛爾蘭數位園區發展局,透過這些機構努力,對投資外商提供良好服務。

根據愛爾蘭工業發展局資料,包括戴爾(Dell)、凱采格(Kellogg Company)、微軟(Microsoft)、雅虎(Yahoo)、武田(Takeda)、蘋果(Apple)、藤澤(Fujisawa)等公司,都在愛爾蘭設有歐洲總部,就是最好明證。

北市官員指出,愛爾蘭工業發展局是愛爾蘭重要的政府機關,負責推動外國企業赴愛爾蘭投資,主要招商重點在於「有助愛爾蘭經濟發展新需求的產業部門」,讓外商進駐後,能否在全球市場進行有效競爭。

以最近幾年統計為例,這些外商公司在愛爾蘭的總投資額已超過五百億歐元,銷售金額更超過七百億歐元,外銷值更超過六百五十億歐元。

面對愛爾蘭成功發展的經驗,台北市目前所擁有的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是馬英九擔任市長後強力推銷的重點。根據市府分析,兩大產業園區所以吸引工商企業進駐誘因,包括看好外來擴充性、土地及建物成本低廉、完善公共設施且交通便利、聚落效應、生活機能較完善。

事實上,台北市經過多年招商行程,的確吸引不少外商,諸如在北市赴美招商時,包括Conexant、kolorific及Lightmaster等三家高科技廠商,簽署了投資意向書。

不過,市府官員也引述統計認為,包括協調改善公共設施及交通措施、協調增闢短程或通勤巴士、豐富生活機能、提供相關優惠措施及協調興建停車場等,都曾是廠商希望市府提供的服務與需求。

如果深入檢視廠商提出的問題,不難發現其實內科與南軟已有足夠硬體條件,台北市所處地理位置,也位於東亞的中心,成為海空運的中繼站,甚至在工業產能方面,大台北地區也是電腦產業的集中地區,有關腹地更形成關係密切的支援基地。

至於人才的提供,也是北市擁有良好競爭的優勢之一。台北市擁有眾多大專院,不乏傑出研究人才,使外商投資設廠後,能輕易獲取優秀的技術專才與服務人員,不致浪費投資資源。 儘管如此,空有良好硬體設備與軟體人才,仍無法讓台北市的科技產業發揮最大效益。

法界人士分析,問題的關鍵核心在於北市領導人馬英九如何善用並整合北市高科技產業所擁有的資源,如果缺乏良好整合,有效串連點、線、面,突破法規限制與鬆綁,破除投資障礙,仍難讓台北市成為東西方科技合作的跳板。

相關新聞
李家同:攸關人類福祉的科技不得操在少數人手中
李家同:步上恐龍的後塵
李家同:不要再強調「高科技」了
馬英九:見面官員層級不一  從基礎做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