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錢進中國隱匿資訊 小股東受害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梁世煌/台北報導〕國內上市櫃公司「錢」進中國不斷,營運資訊卻是相對難以掌握,隱匿虧損的情形更是時有所聞,面對這種資訊嚴重不對稱的情況,證期局強調目前僅能藉由落實公司治理及加重簽證會計師責任來著手。不過,投保中心則認為,國內上市櫃公司對於在中國投資的資訊公開仍有改善的空間,呼籲主管機關儘快拿出一套標本兼治的辦法杜絕不肖企業規避責任,切莫成為證券管理上的一大死角。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止,國內一千一百餘家上市櫃公司中,赴中國投資家數已增至八百零三家,比重高達七成以上,累計匯出金額達四千八百六十二億元,但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則僅有三百八十七億元,佔匯出金額僅七.九%。

登陸投資盈餘 只能看不能吃

這些赴中國投資的上市櫃公司的投資獲利匯回國內的比重少得可憐,其中還有不少是在對岸投資失利卻刻意隱匿虧損資訊者;而部分具有高獲利能力的企業則是在分配盈餘時,以發放大量股票股利的方式保留大部分的盈餘,為數眾多的小股東眼見在對岸的獲利只能看不能吃,在無法左右公司政策下也只能徒呼負負。

美國企業股東 多要求現金股利

一位證期局官員指出,以美國為例,鑑於高股票股利有分割股權及造成來年每股獲利成長的壓力,當地法人及股東均傾向要求公司配發現金股利,而國內雖然在八十九年已函令各上市櫃公司必須在公司章程中明定股利分配政策,但並未強制規定股票股利配發上限,一旦股價走跌或景氣下滑,小股東的確是較為吃虧。

至於在企業赴中國投資方面,證期局副局長吳裕群表示,目前相關法令已經規定凡有海外(包括中國 )直接控管子公司,其合併財務報表也必須公開,為的就是讓企業在國外的營運資訊更為透明。

若是企業有意隱匿海外資訊,吳裕群則表示,這部分會計師應負確實查核的責任,未來將會修法加強簽證會計師的責任。

投保中心發言人吳復興則建議投資人對於有大量資金投資中國的企業,一定要特別留意其相關產業的景氣動態及財報資訊,即使公司刻意隱瞞,也能從財報上看出蛛絲馬跡。

投資大手筆 匯回不到一成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根據統計,開放赴中國投資這十幾年來,截至去年第三季為止,光是上市公司總投資金額就高達四千八百六十二億元新台幣,這部分還不包括大股東以本身名義過去投資的金額,但是匯回的金額只有三百八十七億元新台幣,不到投資金額的八%。

建興電、飛瑞效率高

更令人詫異的是,匯回的金額中有一百六十八點二億只是一家公司—建興電所貢獻,如果加上第二名的飛瑞所貢獻的三十八億元,就超過了一半,剩下的六百八十九間上市公司,竟然不到一半。

根據上市公司在股市觀測站所公布的訊息統計,上市公司中以電子類股匯出的金額最多,達二千二百二十五億元,航運類股匯出最少僅二十三億元;匯回金額以電子類股最多,為二百八十八億元,但以匯回比例來說,則是橡膠類股最多,投資一百四十四點九億元,目前已匯回三十七點一億元;不過有四個類股包括電線電纜、玻璃、造紙、百貨類股,匯回的金額是零。

若以個別公司來看,有十二家上市公司,匯出金額已超過五十億元,卻沒有匯回半點盈餘,包括六家電子公司、六家傳產公司,大多是產業的龍頭。至於匯回獲利金額最多的是由建興電拔得頭籌,金額為一百六十八億元,總計匯出只有十億元,報酬率超過十五倍;第二名的飛瑞更猛,匯出不到一億元,匯回獲利卻超過三十八億元,報酬率將近四十倍,是投資中國獲利最有效率的公司。

至於南亞雖然匯回八億多元,但是它投資中國的金額,卻居所有上市櫃公司之冠,金額達一百八十一億元,匯回率不到五%。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