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良:走入歧途的中國改革

——兼談改革順序和道路之爭

徐水良

標籤:

【大紀元2月20日訊】孫豐先生的宏文《呼籲解放軍將土起義書》,實際上也是呼籲全國人民進行全民起義的起義書。中國人必須拋掉對中共不切實際的幻想。立足於自己,以自己的努力,來結束中共一黨專制。

準備全民起義,就是選擇立足於自己,結束中共一黨專制的正確道路。如果中共在全民起義的革命壓下力,被迫進行改革,那麼,這種道路,也同樣是選擇立足於自己,依靠人民力量,迫使中共改革的道路。這是拋掉幻想、拋掉糊塗夢囈般的「告別革命」的假改良主義道路的清醒道路,這種假改良主義幫助中共解除革命壓力,穩定政局,使中共有持無恐,維持「長治久安」,堅持一黨專制,這是沒有血性的懦夫道路或欺騙道路。

過去許多人存在的糊塗認識和幻想,就是以為中共進行了經濟改革,而經濟改革將導致政治改革,幻想中共主動進行政治改革。

其實,中共不僅始終頑固拒絕政治改革,而且始終不是經濟改革的正面的或正向的力量,而是經濟改革的負面力量或阻力,或把經濟改革引向歧途,甚至引向反動方向而不是進步方向的力量。中共拒絕政治改革,當然更加拒絕政治改革先行,政治改革為經濟改革開路,指導經濟改革,保證經濟改革正確方向和社會公正的正確改革順序和道路。

中共的所謂經濟改革,不過是中共官僚,貪官和太子黨,利用自己的專制權力,對國家和人民進行瘋狂的掠奪。這不僅不是真正的改革,相反,某種程度上恰恰成為對歷史的反動。他們使中國的改革,完全走入了歧途。這種經濟改革,不僅沒有促進政治改革,相反,這種「改革」越深入,既得利益的官僚越是害怕和反對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阻力就越大,漸進的政治改革也就越困難。這種情況發展到現在,餘下的政治改革途徑,幾乎只剩下全民起義一條道路。未來民主政府面對中共這種「改革」留下的爛攤子,要收拾殘局,糾正錯誤,需要花費巨大的力氣。在某種程度上,其難度,遠遠超過從沒有進行改革的基礎上,全新起步的難度。

由於中共犯下的滔天罪行,由於中共的社會主義非常不得人心,大陸老百姓一直強烈要求改變,也就是改革。中共則始終作為反對改革的阻力而存在。只有他們在阻擋不住,迫不得已時,才不得不一定程度接受老百姓的要求,或被迫承認老百姓自發進行的改革。例如中國農民始終強力反對中共的合作化,和中共專制的「集體經濟」,不斷進行「大包乾」「分田單幹」試驗。中共領導,包括鄧小平在本人,開始時是全力反對,後來則是強力限制,例如鄧小平曾經強力規定大包幹範圍不得超過10%。後來阻擋不住了,並且大包乾的效果人人都無法否定,無法抹殺了,最後才被迫承認農村大包乾。

又如私有經濟,中共原來一直是「割資本主義尾巴」,「打擊投機倒把」,動用包括沒收,批鬥,逮捕,監禁。判刑,槍斃等等各種殘忍手段來進行壓制,企圖根絕商品經濟和私有經濟,但始終無法根絕。在老百姓的衝擊下,並且由於中共做法造成巨大的經濟困難,最後才不得不放開私營經濟和商品經濟,但仍然施加大量不合理限制。

由於老百姓的反對和客觀實際的懲罰,中共不敢再堅持毛澤東捆住人民手腳,不讓他們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聰明才智,創造社會財富的做法,不敢再堅持毛澤東三天兩頭心血來潮,任意製造混亂,毀壞社會財富的做法。不得不一定程度放開老百姓的經濟自由。中國老百姓利用這點可憐的自由,充分發揮華人突出的勤勞和智慧,醫治經濟創傷,創造經濟奇跡。而中共則把華人,把中國老百姓這種功勞,攫為己有。事實上,中共官僚和太子黨在這中間的作用,只是對國家財產,對人民創造的財富,進行掠奪,並且依靠犧牲民眾利益,製造巨大的貧富差別,使自己一夕暴富,使民眾陷於貧窮和被支配地位,從而創造出空前的腐敗和畸形的繁榮。

除了老百姓主動進行或主動要求,中共被迫允許的改革以外,中共自己主動進行的所謂「改革」,完全不是真正的改革。而是官僚和太子黨以「私有化」,商品化「產業化」等等各種名義,對國家和人民的搶劫。而偽改良主義、偽自由主義鼓吹的理論,從「告別革命」,到「中產階級」理論,到全盤私有化、全盤商業化等等的各種各樣的理論,為官僚、太子黨解除革命壓力,穩定政局,為他們的大掠奪大搶劫鳴鑼開道,成為官僚太子黨的真正喉舌。官僚太子黨們自己,則需要掩掩遮遮,打起「社會主義」的遮羞布,因為他們的行為實在太見不得人。這樣就產生了中國改革中似乎是奇特的現象:大肆侵佔掠奪的人,避談侵佔掠奪,官僚太子黨的喉舌不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喉舌,恰恰是表面上開明,甚至表面上反對官僚專制的偽改良主義、偽自由主義者。這些偽改良主義、偽自由主義者,留在體制內的,得一點官僚太子黨的殘羹剩飯;在體制外以異議人士等面目出現的,往往是在中共長期專制統治下失去血性,變得頗為溫和,期望進入體制內,幻想中共開恩,走沒有風險的爬行改革道路。充其量是一些偽精英。

因此,中國的官僚和太子黨非常舒服,他們既可以掛出「社會主義」招牌,保住面子,同時應付堅持馬列原教旨的保守頑固派,或者「左派」書呆子;又有偽改良主義為他們進行掠奪實現私利鳴鑼開道,為他們承擔風險,充當代言人。他們既沒有革命壓力,也沒有保守壓力。他們不需要承擔兩方面的風險。

以不同的理論為指導,就會產生不同的改革道路和順序。

以馬克思主義或者其他形式的經濟決定論為指導,必然是先搞經濟改革,後搞政治改革。這種理論的順序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社會——政治。他們一般的都反對革命道路,主張告別革命,不顧客觀條件,不顧中共態度,宣稱要走改良道路。尤其是其中占絕大多數的庸俗馬克思主義,或者庸俗經濟唯物主義者,偽改良主義者。

而主張以人為本,以人和人的發展為中心的人本主義思想,則改革的一般順序,應該是先搞政治改革,再搞一般社會改革,後搞經濟改革。這種順序與經濟決定論恰恰相反,其順序是:政治——社會——經濟——生產關係——生產力。

人類歷史上,以資本主義為例,在英國,是先有政治革命,即清教革命和光榮革命,然後才逐步產生適應後來資本主義的自由社會和自由經濟關係,然後在解放思想,空前思想自由的條件下,發展科學,幾十年以後,產生牛頓力學。牛頓力學逐步轉為技術,再過一百年,產生工業革命,然後才產生現代產業和現代生產力,產生現代工人階級。這與經濟決定論先有生產力,後有生產關係,再有其他經濟關係或「經濟基礎」,最後才產生政治革命的教條是完全相反的。

就美國說來,美國革命(獨立戰爭)比英國清教革命遲了一百幾十年,但當時全世界產業革命還沒有開始,或者僅僅是萌芽,美國全國都是農民,沒有產業工人,同時還有奴隸制度,生產力仍然不比中國鴉片戰爭時期先進。美國的資本主義社會和經濟關係,以及產業革命和產業工人,是在獨立革命,建立民主制度後逐步發展起來的。其中奴隸制度到南北戰爭時才廢除。

幾乎所有的歷史事實,包括下文將要論及的蘇聯東歐變革,都說明,先有政治革命,或政治改革,後有經濟變革,然後才產生相應的階級(如產業工人,中產階級等等)。

去年我在紐約見到從「四五」運動開始,長期研究中國民運的國際人權人士羅賓先生,民主牆時期他在中國。他告訴我,當時他對中國民運最注意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筆者,一個是天津的一個老先生。

天津這位老先生,是一位頗有思想深度和獨到見解的老人,也是當時民運中年紀最大,很受尊敬的一個。可惜1980年就去世了。

但我與這位老先生,恰恰代表了民運中對於改革問題的兩種不同的思路。

由於改革首先是由民主牆和民辦刊物異議人士鼓吹的,兩種不同的改革思路,也是首先在民運中開始的。

由於時間太久,我只是比較模糊地記得這位老先生的一部分理論。記得他的理論是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根據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認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不足,沒有成熟,搞社會主義革命是太超前,走得太快,因而要搞資本主義補課。並提出「人民資本主義」的概念。由於當時全中國的理論界,都受馬克思主義的束縛,包括絕大多數異議人士,因此這種理論,很快為絕大多數異議人士和有自由獨立傾向的知識份子,自由主義人士所接受(包括後來的李慎之先生等),成為大多數異議人士和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的思想基礎,後來也成為官方一部分改革派的思想基礎。後來偽改良主義的一系列理論,例如救亡壓倒啟蒙,革命壓倒改良,革命只能產生專制,改良才能產生民主,反對革命,「告別革命」的理論;必須先搞經濟改革,後搞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必然導致政治改革的理論;必須發展「中產階級」,依靠中產階級,才能實現民主的「中產階級」理論;及到全盤私有化,全盤商業化的理論,包括所謂的教育產業化,醫療產業化等等,都是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除了把政治專製造成的問題歸咎於經濟的理論以外,還有把專製造成的問題歸罪於中國文化的理論,例如完全違背歷史的無稽之談黃色文明和藍色文明之類。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開脫中共專制的罪責。有的是有意開脫罪責,有的是避免歸罪中共專制,以減輕自己理論的風險,有的是故作驚人之論,嘩眾取寵出風頭。此外,等而下之的還有腐敗是改革的潤滑劑等等。這些,都是上述理論的畸形發展。不過,其理論水平和檔次,都要比那位老先生低得多。如果老先生在世,大約會反對其中很多理論和謬論。僅僅這位老先生的「人民資本主義」,就要比後來偽改良主義和官僚太子黨鬧起來的「權貴資本主義」,要高明得多。

中共官方全力打壓民運異議人士,但他們的改革理論,往往是從異議人士那裏剽竊過去的。官方自己的理論,僅僅是鄧小平沒有理論的「理論」。包括向納粹民族或國家社會主義靠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現官方無知無能,違反當代系統科學、違反古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古訓的、低俗實用主義「模論」,「貓論」等等。此外還有「讓包字進城」等等可笑東西。

筆者當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馬克思主義的束縛。但是,由於筆者在1970年代形成了一個與前人不同的獨立的理論體系,認為社會結構和科學體系是一個運動著的立體的或者多維的結構,認為馬克思主義及其三個組成部分,僅僅涉及這個體系的很小一部分。筆者著重研究了其中基礎理論的三個部分,即:哲學,意識科學,社會科學。自我感覺,覺得取得進展和成果最大的是意識科學(包括思維科學等等,我在這個部分的理論迄今仍然沒有命名)。但後來因為實際需要,講得最多的,卻是社會科學。這種社會科學是以人為本,以人和人的發展為中心的一個理論體系。後來我把這種理論命名為「新人本主義」。這個名稱,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表達了這個社會科學理論的本質;缺點是容易使人與過去類似命名的理論混淆起來。雖然當時筆者還企圖調和這些理論(包括三個基礎部分)與馬克思主義的矛盾,但是,由於筆者以自己的理論作指導來分析問題,因此筆者始終主張政治改革先行,以政治改革帶動和指導社會和經濟改革,保證社會和經濟改革的正確和公平。並且始終反對偽改良主義的上述種種謬論。

所以,筆者自1970年代初投入民主運動,一開始就是集中談政治制度的改革,講反對特權制,官僚制,等級制,專制制,實現自由民主制度。民主牆時期的許多文章,也都堅持政治改革優先的思想。後來農村搞大包乾,我曾經寫文章認為,這是中共拒絕政治改革的條件下,農民唯一可能的選擇;但如果有政治改革開路,農村的改革本來應該搞得更好。1984,1985年我寫文章批判「讓包字進城」,認為這不可能解決城市問題,主張以政治改革來解決城市問題。及到1997年底發表的《中國改革簡綱》,主張除應急措施外,暫停經濟、金融改革,先搞政治改革,以五年時間開放自由,以五年時間實現民主。待政治改革進行到一定程度,再開始經濟改革。這裏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防止經濟改革變成官僚掠奪侵吞國家和人民的財產。我們之所以一再堅持政治改革優先,一是為了創造進行經濟改革的政治條件;二是為了保證經濟改革的正確方向、正確道路和正確策略,三是為了保證社會公正。在專制條件下,經濟改革,尤其是私有化,可能變成官僚對國家和人民的掠奪,這是我們在過去二十多年中,一再預先預見,並指出了的。

筆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上的反動逆流。中國及社會主義國家不是前進步伐超前,前進步伐太大,恰恰相反,是反動倒退太大。這裏不是補課的問題,而是根本否定過去的方向,回到正確方向的問題。

東歐蘇聯菲律賓印尼等等的變化,尤其是蘇聯東歐的變化,進一步使偽改良主義的種種謬論,為當代的現實所否定,使這些理論遭到徹底破產。它們走的是革命道路,不過不是英國,美國的武裝革命道路,但他們與英國美國一樣,走上了民主道路。也就是說,革命,往往走向民主,而不是必然導致專制;改良,不一定導致民主,有時也往往導致專制,例如偽改良主義津津樂道的日本改良,導致的是君主專制的軍國主義,還有希特勒,馬科斯的改革,也是導致專制。蘇聯東歐革命初步實現民主改革後,經濟改革才在政治改革指導下開始,而中共的偽「經濟改革」進行了二十多年,政治改革不是越來越近,而是越來越遠,阻力越來越大,經濟改革必然導致政治改革的正確性又在那裏?蘇聯東歐民主改革時,中產階級又在那裏?中國有了中產階級,可是他們又對政治改革起過什麼作用?中產階級的理論有什麼根據?全盤私有化商業化被吹得那麼好,吹成解決中國問題的靈丹妙藥,連廢紙一張的私產入憲,也被捧到天上,結果卻變成官僚太子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瘋狂掠奪,偽改良主義簡單化思維,又起了什麼樣的反人民反歷史的破壞作用?

偽自由主義,偽改良主義者的理論,是完全違背歷史和現實的客觀事實,閉著眼睛說瞎話。

中國改革走到現在,由於中共頑固拒絕政治改革,走了歧路,彎路,甚至反方向倒退的路,並且在歧路上越走越遠。當今之計,就是要盡快結束歧路,轉回正確軌道。而要這樣做,必須儘快進行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先行,以政治改革為先導,帶動社會和經濟改革。由於中共出於一黨專制的私利,頑固拒絕政治改革,中國人民只能拋掉幻想,全民覺醒,全民起義,結束中共專制,建立民主中國。
            
2004-9-13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徐水良:與中共對談互動及有關理論問題
東方和西方
徐水良:中國國企產權改革問題
宗教神本主義專制與世界當代文明的衝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