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傳珩:誰擊垮了蘇聯:美國贏了嗎?

——冷戰結局的新解讀

牟傳珩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訊】面對柏林牆倒塌的事實,即使做夢都想使「列寧的故鄉」回歸自由世界的西方政治家們也未曾懷疑,蘇聯的政治制度至少能再運作50年。想不到那個震驚世界的「8.19」政變,一夜之間致使雄居一方,擁有世界最強大核武器的多民族「紅色帝國」,未經「敵人」一槍一炮,便與失去靈魂的「華約」集團一起,分崩離析,四散五裂了。於是「是誰擊垮了蘇聯」,己成為冷戰後的一個時代性的話題。

今天仍有不少人堅持認為,蘇聯的解體,「華約」的走散,都是西方資本主義實施「和平演變」的結果。如此說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聯盟成功地應用了中國「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略,這豈不是太捧揚、太神化「美帝國主義」了嗎?還是讓我們用更冷靜、更客觀和更具說服力的理性分析來回答這一問題吧!

如前所述,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一再驗證了這樣一條「普遍和諧」的圓動規律:當人類自由意志所導致的行為選擇(包括國家行為選擇)推動的事業,適應了宇宙「節約法則」支配的不可改變、不可逆轉的自然力趨勢,與之構成和諧對立關係時,就會成功、通達;反之,人的行為選擇(包括國家行為選擇)推動的事業,背離了自然力的發展趨勢,與之構成對抗性對立關係時,則最終會慘遭失敗。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都使用相對先進的圓動工具體系,是實力超強的工業大國。然而一個真正代表、體現了圓工具創新體系的發展方向與要求,適應了資本擴張的自然發展規律,按市場法則建立和完善起自己的財富創造與分配制度,因此,即使冷戰也未能完全扼制它的科技發展、資訊進步和經濟領先的勢頭;一個卻在使用先進圓工具的同時,逆圓工具創新發展方向與要求而動,借長官意志推行計劃經濟,違背經濟發展規律,致使國力衰退,民不聊生,國家分崩離析。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集團國家,是在自然力量的驅策下,建立起完全應合了資本擴張需要,體現了人性自由發展,遵循了市場平等互利、等價有償規則,並相應建立起權力制衡、自由選舉等政治制度。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卻是從反資本「罪惡」的良好願望出發,以人的主觀意志派生出的信仰為基礎,建立起一種逆經濟規律而動,不尊重人性自由發展,少數人固定化、強制性壟斷權力的僵化官僚政治體制,這種體制已經成為科技現代化所帶來的民主現代化的桎梏。

除此之外,蘇共在長達近半個世紀來,執行了一種與世界上最先進的圓工具體系及資本方式生產財富的代表者爭奪世界霸主地位,對外擴張,輸出革命的錯誤路線。這一錯誤路線,一方面導致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結成聯盟,集中力量對付、扼制蘇聯;另一方面由於不顧人民疾苦,窮兵黷武,支持龐大的軍費開支,為發展高科技尖端武器,耗盡了國力,拖垮了人民,致使民憤沸騰,怨聲載道。而蘇共為維護安定,不得不執行高壓政策,強求一致,排除異已,鎮壓不同政見者,完全背離了現代大工業生產所要求的管理民主化的歷史趨勢。更有甚者,蘇共長期以來,在共產主義陣營內部也以「老子黨」自居,要求他國跟其指揮捧轉。南斯拉夫領導人很早就認識到「蘇聯的種種做法很像一個傲慢的帝國主義大國,而不象一個同志式的共產黨國家」。當時,誰在執行政策上有異樣,誰就會遭到蘇共的打擊報負,曾先後「討伐」過南斯拉夫與中國,並出兵東德,鎮壓匈牙利,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和干涉波蘭內政。結果卻在與資本主義陣營對抗的高峰時,首先導致了共產主義陣營內部的分裂。當時,美國領導的鬆散聯盟,由於遵循了自然主義的價值觀而保持了它的團結;蘇東聯盟卻主觀臆造政治信仰,強求一致,結果不到20年就分裂了。資本主義陣營同共產主義陣營的等級森嚴、教條主義和脆弱的共性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民主的聯盟有共同的人性價值觀,卻沒有拘泥於形式的教條格式。共產主義陣營強調教條的統一性,只有一個中心說了算,因而這種高度的統一性較之鬆散的聯合更難維持。

由於蘇聯從政治領域到經濟政策,所走的是一條超越自然規律,違背人性自由,導致自身能量消耗與浪費的道路,與社會客觀發展趨勢構成了對抗性矛盾,不符合社會運動的「節約法則」,因而在這場東西兩條發展道路的冷戰較量中,西方集團未發一槍一炮,東方集團便首先從內部瓦解了。資本的世界性自然擴張力量,最終擊潰了自由意志支配著的「暴力革命」擴張力量。於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最終消解、溶彙、綜合了資本運動的反題——計劃經濟發展的道路。這便是由社會「節約發展法則」決定著的必然結果,而決非是美國人的政治英明和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所能解釋的。

然而,問題不僅如此,人們還應當反思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因與蘇聯爭霸而擴軍備戰,耗費了大量保貴的時間、人力和資源,揮霍了人民無窮的血汗,限制了資本自由擴張的能力,並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更大提高。正是從這一意義上理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所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慘重的。這同樣也是有悖於社會發展圓和運動法則的。因此,這也是導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在冷戰後期,提出以對話代替對抗的戰略性調整的自然原因。

人類社會自19世紀末以來至20世紀末的百年發展史,從經濟運動的角度理解,就是資本擴張與反資本擴張的歷史;從政治角度理解,就是管理民主化與反管理民主化的歷史;從文化角度理解,就是崇尚人性自由與反人性自由的歷史。冷戰產生、發展與結束的歷史,無可置疑地宣告了這樣一個真理:受自然法則支配,反映人類智慧水平的圓動工具發展及其生產方式的變革,從不需要政治領袖的「設計」與「引航」。人類一旦擁有了先進的圓動工具體系,就得按它的原理去應用、去管理、去創造,去形成適應它的經濟關係、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由此才能促進圓動工具及其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更快、更多、更好地創造出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財富需要;反之則會受到懲罰,慘遭失敗。這就是美國為什麼至今強大不衰,蘇聯為什麼分崩離析,中國為什麼要改革開放的科學答案。

(2/28/200612:46)

來源: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牟傳珩:中國加工了多少「政治敵人」
牟傳珩:「民主牆時期」語話衝擊中國主流媒體
牟傳珩:胡錦濤何時三鞠躬?
牟傳珩:問中國汕尾血案(2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