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廉價商品橫掃非洲引起西方關注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電)「中國經濟網」綜合報導,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正在橫掃非洲大陸,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中國商品的影子。分析人士預測,到今年底,中國就將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報導引述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名商人說,「不知道沒有中國商品我們該如何生活」,「事實上,只有中國商品我們還買得起,它們價格低廉而且質量還過得去。」

上個世紀六零年代末至七零年代初,中國勢力曾經大規模進入非洲,當時主要是出於政治因素,冷戰使非洲成為東西方競相爭奪的中間地帶,為了支援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大批來自中國的醫生、工程師和武器源源不斷地進入一些新獨立的非洲國家。

如今,中國領導人改變以往的政策,這一次他們用中國廉價商品打開了非洲的大門。來自中國的大批商人蜂湧進入這片尚待開墾的非洲大陸,緊隨其後的是中國企業和銀行。

面對中國突然增大的「非洲興趣」,西方國家一般持有兩種看法,一是認為中國廉價商品提高了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社會進步。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擴大在非洲的商業存在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自然資源,尤其是石油和礦產資源。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Foreign Relations,CFR)去年十二月出具一份研究報告說,「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已經非同小可。與西方施壓要求非洲國家政府進行改革的做法不同,中國的政策更加明智」。

報告說,中國只是輸入商品提供開發資金,而很少過問非洲國家的政治和內部問題。這一招非常奏效,導致許多非洲國家明顯地倒向中國立場。報告補充說,「西方社會向非洲提供援助的時候應該借鑑中國經驗」。

相關新聞
李家同:科技是脫韁之野馬?
國際移民組織籲合作打擊走私移民
歐陽非:從觀眾的「條件反射」看黨文化的「精神控制」
甘比亞邀扁出席七月非洲聯盟高峰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