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聽眾:在中國沒錢也能上大學?

標籤:

【大紀元3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敬2006年3月30日華盛頓報導)在中國,上學難是老百姓非常關注的問題。最近,中國教育部一位官員說,中國的公立大學確保每個考上大學的學生都能上學。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呢?幾位聽眾對此發表了看法。

*領導人違反自己制定的教育法*

江蘇的施先生說,中國領導人沒有遵照教育法的規定辦事。他說:“教育是每個公民最基本的人權。中國在1996年就制定出一部教育法。這部教育法規定,要確保教育開支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6%。但是,在隨後的年份裡,這個數字只維持在2%左右。我覺得,中國的領導人無一例外地成了違法者,他們違反了自己制定的教育法。”

*政策難以實施 只是大話口號而已*

遼寧的伍先生說,所謂“沒錢也能上大學”,只是大話、虛話而已。他說:“中國的教育投資是比較少的,而且連九年的義務教育都沒有實行免費。到高中、大學,一般的家庭,尤其是弱勢群體,就很難在經濟上承擔了。中國(當局)說『沒有錢也上得起大學』,我並不感到稀奇,因為共產黨總愛說大話、虛話,我聽的太多了。”

廣西的黃女士說,國家規定的大學收費標準並不高,但能否實施是另一回事。她說:“我們國家的教育投資相對國外許多國家確實是少了一些,不過,我在很多大學裡看到,教育設備不是很差。為甚麼學費那麼高呢?其實國家設定的收費標準不是那麼高,但是學生要繳納的實際費用卻很多。很多政策在實施中都不能做到盡善盡美,而且很多時候是不可能實施的,只是口號罷了。”

河北的張先生說,教育部官員有關“沒錢也能上大學”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他說:“前不久,大學生在網上聲討教育部的一個官員,他說,高等學校等於高級商店,你有錢就上,沒有錢就不要上。這引起了大學生的強烈不滿。可能是教育部看到引起了民憤,就說凡是能考上大學的沒有錢也能上,作為一個回應。我覺得,這是缺乏根據的。現在中國的大學的很多明文規定是很好的,甚麼助學金啦,獎學金啦,貸款啦,減免啦,但是辦起來很難。”

*癥結在教育產業化*

浙江的吳先生認為,教育產業化是造成上學難的癥結所在。他說:“現在學生讀大學難,上不起學,我覺得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有人曾經把教育作為一個產業,這樣,國家就嚴重投入不足。幾乎可以這樣講,所有正常的辦學經費主要依靠甚麼呢?依靠收學費。那麼,也就是把政府的責任轉嫁到每個窮苦老百姓身上。學校裡有一些貸款、獎學金,對困難的學生進行減免,雖然這些減免從表面上看還是挺大的,但是減的幅度並不是很大,相當一部份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出。”

廣東的解先生說:“我的一個朋友考上了醫科大學,可是他是農民,根本借不到錢,所以只好含著眼淚把入學通知書撕掉了。你到中國去調查一下,如果誰認為他的家庭不能給他提供經濟保障他還可以上大學,那就是癡人說夢。”

相關新聞
李家同:教大學退場?把後段班同學拉上來
李家同:動員大學生,協助放棄英文的孩子
李家同:我們應該重視技職教育
李家同:從朱自清的夢來談大學精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