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婦女代表團與紐約僑界交流婦運經驗

標籤:

【大紀元3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四日專電)正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年會的台灣代表團,三日晚間與紐約僑界及婦女團體座談,對移民經驗及台灣目前問題日趨嚴重的外籍配偶等新移民女性權益議題交流互動,分享經驗。

代表團剛結束經文處安排的歡迎酒會後,緊接著就在地下室小型劇場舉行這場座談,主持的副團長尤美女期望透過交流,能在移民問題上建立連結,對台灣推動婦女權益議題產生助力。

代表台灣世界和平婦女會台灣分會出席 CSW 年會的孟藹倫,目前也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任職,她說,政府引進外籍勞工的工資比鄰近國家要高出兩、三倍,許多人「三年就可以光耀門楣」,但高額的仲介費也造成許多問題,台灣目前還想不出因應之道,除了不定期抽查雇主及外勞、主動查察仲介公司收費情況外,也試著建立「直接聘僱」引進外勞的管道。

不過在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任職多年的秘書長顧玉玲,對政府推動相關政策過慢頗感無奈和遺憾。她認為,外籍勞工的引進對社會具有穩定作用,例如引進他們協助照顧老弱病殘,讓許多台灣婦女得以參與社會活動,然而這群外勞沒有休假、無法享受勞保等福利,站在人權立國的角度看,外勞也應受到法令的保障。

對於外勞設有最低薪資標準的做法,顧玉玲則深表贊同,而儘管政府步調過慢,她也對政府在機場設置外勞服務站舉雙手贊成,相信「以後半夜兩三點接到外勞從機場打來的申訴電話會少很多了」。

一年前才交卸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局長的嚴祥鸞,以台北市經驗說明應對措施,並特別強調為解決外勞語言障礙而設立的訓練中心,希望讓離鄉背景的外勞們體會到「生活是友善的」。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希望正在研議立法的移民法案,能增列防止家庭暴力條款,仿傚美國的做法,讓受到家暴威脅的外勞,可以不必持續忍受痛苦。

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秘書長李萍,提出他們對外籍配偶的語言、就業、生活適應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務。全代表團唯一男性代表、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謝臥龍則表示,美國移民歷史有著鮮明的拓荒精神,而身為海島型國家的台灣,從歷史角度看也有不同年代的移民,同樣具有包容性,接納不同的文化,相信對於目前面對的國際移民問題,同樣能以海洋文化來處理衝擊。

與會的紐約僑界和婦女代表包括大紐約區台灣同鄉會會長林秀合、北美洲台灣婦女會紐約分會會長呂芳芸、幫幫忙基金會紐約分會負責人黃維珊、台灣會館執行長黃怡妙等人。

這些在美落地生根的僑界婦女代表都有自己的移民經歷,有人說適應不同文化要發揮自我主動權,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結交友人,也有人慨嘆移民者各代之間缺乏交流溝通。勵馨文教基金會紐約分會代表柳加芬,鼓勵此間華人勿將家暴視為「家醜」而容忍。

其中「幫幫忙」是去年三月正式通過過聯合國審查,成為具有聯合國諮詢地位的非政府組織(NGO),這一次是首度以此名義參與婦女地位委員會年會。黃維珊說,基金會透過濟貧、職業訓練與國際串連,如今成為NGO 會員後,在婦女運動方面將著手搜集、整理各國的勞工法令,為移民相關工作盡一己之力。

相關新聞
2006「寶島風華」文化訪問團布市優美獨特演出
廣州婦女火大撕爛30元鈔票  罰款三百倍
婦女在世界各國議會中比例不斷增加
澳洲總理稱穆斯林婦女服裝具挑戰性味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