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政府須開源、節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由於台中火力大潭電廠的天然氣取得困難,台灣在民國九十六年後,將面臨電力供應不足危機,對此,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吳再益指出,政府必須朝「開源、節流」方向努力,包括:增蓋發電廠、更新發電設施、提供用電效率、節約能源,讓國人能夠免於限電恐懼的自由。

中油是國內唯一天然氣的供應者,吳再益指出,雖然中油與印尼、馬來西亞、卡達等國皆簽訂供應契約,但這次大潭電廠欲提前運轉,中油勢必不及提早供應;若改用輕柴油,不僅成本比天然氣貴出一點五倍,其製造的污染更為嚴重。

吳再益表示,由於國內用電量不斷攀升,一年約增加一百三十五萬瓩,幾乎是半座核四廠的發電量,相對的,國內電廠增加速度卻遠遠落後,造成供需失衡。

吳再益說,政府必須鼓勵電廠興建,以達到「開源」的目標,例如:經濟部能源局正規劃第四波民間電廠的方案,以擴大國內發電供應;其次,「節流」部分,政府應宣導或鼓勵企業、個人使用高效能省電設備,民眾也應養成節約用電習慣。

工商界:政府要未雨綢繆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針對大潭電廠無氣可用可能造成缺電危機,工商界多強調,能源政策事關國內經濟發展,政府應該通盤檢討,要未雨綢繆、不能臨渴掘井。

工業協進會理事長李成家說,電力事關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良窳,充分、且低廉的電力供應,才能讓產業有競爭力。各國多會依據未來經濟成長的預測,來推估未來電力需求成長,並決定各項能源政策的制定,因此要未雨綢繆、不能臨渴掘井。他並不清楚大潭可能出現的缺氣危機,但既然已預期到危機,政府相關單位理當馬上就制定因應對策,避免這情況發生。

工業總會也說,當缺電時,一向是民生用電優於工業用電,工業界絕不希望見到缺電危機,台商到中國投資碰上缺電,回台灣又得面對同樣問題,這樣如何能吸引台商回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