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陸委會:美國政府轉型外交將衝擊美中關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十五日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在四月份的「大陸工作簡報」指出,美國政府的轉型外交政策勢必衝擊美中關係,一旦啟動,美中關係的衝突將從經貿延伸到政治軍事等層面,相關情勢變化值得台灣多加關注。

陸委會的工作簡報指出,一月十八日美國國務卿萊斯詳細闡述「轉型外交」的理念與具體的推動措施,成為布希政府未來外交的核心政策。「轉型外交」的核心價值就是促使全球朝向政治民主化發展,實現最終結束專制政權的目標。

簡報認為,三月公布的美國「二零零六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美方認定中國經濟是在轉型中,但政治還沒轉型,仍為專制政權,因此,以轉型外交為基調的美國外交將勢必衝擊美中關係。

簡報說,中國是美國一再提到需要改變的國家,包括促使中國走向民主的道路、強化美國外交官漢語的能力、增加駐中國的外交官十五人等都是針對性的措施。

簡報指出,美國認為中國的領導人必須了解,中國不能老是高唱和平發展論調,且宣稱對區域及世界安全環境的關注,但實際上卻是以不透明方式持續地擴充軍備,自以為可以從世界各地取得能源來擴充經貿,以及支持那些治理不好、國際形象甚差的產油國家政權。

簡報說,美國認為中國必須在現在經濟自由化,再加上政治自由化改革,這是正確的國家發展戰略途徑,且美國也將突顯出反對中國大陸採取其他途徑的選擇。未來對中國的外交重點是促使軍事透明化、反對藉能源外交支持非民主國家政權、促使政治民主化改革與經濟改革同時進行。

簡報指出,對照美國的期待,中國最近的國家發展戰略強調的重點卻恰恰背道而馳。因此,可以預期,一旦「轉型外交」對中國付諸實行,美中關係的摩擦將不只是目前的經貿問題而已,政治甚至軍事摩擦必然伴隨而來。

簡報認為,整體而言,美中關係的基本格局是衝突多於合作,美國施壓中國讓步,經貿先於政軍矛盾問題的處理,全球合作多於區域合作。

至於轉型外交對台美與兩岸關係的啟示,簡報認為,這也應該是未來台灣要深思的課題,尤其是轉型外交中提到的,將促使中國的經改與政改同時進行的政策,這對台灣積極力促政府開放兩岸經貿交流卻不顧中國民主倒退的人士而言,應是發人深省的嚴肅課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