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宜蘭寒溪部落搶救母語 抗議原民會族語政策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思嘎亞‧曦谷台北十九日電)宜蘭縣大同鄉寒溪部落泰雅族長期以來發展出日語與泰雅語合併的獨特族語,卻不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族語認證分類中,寒溪部落家長與考生擔心影響九十六年升學加分權益,因此,寒溪部落族人不分老幼共三十人今天北上原民會要求「還我語言權」。

身為寒溪部落(族語:kangke)一份子的方喜恩,就讀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同時擔任土地有心文化行動聯盟執行長,他上午表示,隨著歷史與環境因素,寒溪居民的語言已經變體,不再是純然的泰雅族賽考利克群與澤敖利克群方言,對此,原民會未加考察就粗略分類,影響寒溪部落學生的受教權。

寒溪國小家長會會長李淑敏說,寒溪部落居民就連四、五十歲的人說的泰雅語都已經不是傳統的泰雅語,現在孩子為了考試加分只好死背考試的語言,就部落語言傳承而言是本末倒置,其中,最直接受到衝擊的是寒溪部落近三十名國、高中考生。

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孔文吉(山地原住民)也到場關心,並指出,泰雅族中說日語腔泰雅語的部落包括宜蘭縣大同鄉的寒溪、四方林部落及南澳鄉的東澳、澳花、武塔部落等,且已經形成不同於西部泰雅族的語言文化,政府實有必要列入官方認證。

原民會教育文化處處長汪秋一代表聽取民眾陳情,並承諾將以個案處理寒溪等部落語言認證的問題,九十六學年考族語認證時,也會請部落耆老擔任口試委員。

然而,寒溪部落族人同時要求原民會將族語認證與「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脫勾一事,雙方並未達共識。

方喜恩認為,現行族語教育體制尚未健全,就以族語認證作為加分優待的標準並不合理,建議原民會如要復振族語應該另尋管道。

而汪秋一回應指出,二00六年三月九日原民會與教育部研商的共識是九十六學年原住民學生報考高級中等學校、技術校院及大學參加登記分發入學者,加總分百分之二十五,另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者,加總分百分之三十五,以鼓勵族語發展,所以原本原住民考生的權益並未受損。

此外,為避免影響一般考生權益,他說,原民會也與教育部研商將原住民錄取名額以學校或各科系總錄取名額外加百分之二(原住民占台灣總人口數約百分之二)的方式錄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