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84)

吳承恩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上)

  話說那六健將出洞門,徑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心中暗想道:「他要請老大王吃我師父,老大王斷是牛魔王。我老孫當年與他相會,真個意合情投,交遊甚厚,至如今我歸正道,他還是邪魔。雖則久別,還記得他模樣,且等老孫變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好行者,躲離了六個小妖,展開翅,飛向前邊,離小妖有十數裏遠近,搖身一變,變作個牛魔王,拔下幾根毫毛,叫「變!」即變作幾個小妖。在那山凹裏,駕鷹牽犬,搭駑張弓,充作打圍的樣子,等候那六健將。那一夥廝拖廝扯,正行時,忽然看見牛魔王坐在中間,慌得興烘掀、掀烘興撲的跪下道:「老大王爺爺在這裏也。」那雲裏霧、霧裏雲、急如火、快如風都是肉眼凡胎,那裏認得真假,也就一同跪倒,磕頭道:「爺爺!小的們是火雲洞聖嬰大王處差來,請老大王爺爺去吃唐僧肉,壽延千紀哩。」行者藉口答道:「孩兒們起來,同我回家去,換了衣服來也。」小妖叩頭道:「望爺爺方便,不消回府罷。路程遙遠,恐我大王見責,小的們就此請行。」行者笑道:「好乖兒女,也罷也罷,向前開路,我和你去來。」六怪抖擻精神,向前喝路,大聖隨後而來。

  不多時,早到了本處。快如風、急如火撞進洞裏報:「大王,老大王爺爺來了。」妖王歡喜道:「你們卻中用,這等來的快。」

  即便叫:「各路頭目,擺隊伍,開旗鼓,迎接老大王爺爺。」滿洞群妖,遵依旨令,齊齊整整,擺將出去。這行者昂昂烈烈,挺著胸脯,把身子抖了一抖,卻將那架鷹犬的毫毛,都收回身上,拽開大步,徑走入門裏,坐在南面當中。紅孩兒當面跪下,朝上叩頭道:「父王,孩兒拜揖。」行者道:「孩兒免禮。」那妖王四大拜拜畢,立於下手。行者道:「我兒,請我來有何事?」妖王躬身道:

  「孩兒不才,昨日獲得一人,乃東土大唐和尚。常聽得人講,他是一個十世修行之人,有人吃他一塊肉,壽似蓬瀛不老仙。愚男不敢自食,特請父王同享唐僧之肉,壽延千紀。」行者聞言,打了個失驚道:「我兒,是那個唐僧?」妖王道:「是往西天取經的人也。」行者道:「我兒,可是孫行者師父麼?」妖王道:「正是。」行者擺手搖頭道:「莫惹他!莫惹他!別的還好惹,孫行者是那樣人哩,我賢郎,你不曾會他?那猴子神通廣大,變化多端。他曾大鬧天宮,玉皇上帝差十萬天兵,布下天羅地網,也不曾捉得他。你怎麼敢吃他師父!快早送出去還他,不要惹那猴子。他若打聽著你吃了他師父,他也不來和你打,他只把那金箍棒往山腰裏搠個窟窿,連山都掬了去。我兒,弄得你何處安身,教我倚靠何人養老!」妖王道:「父王說那裏話,長他人志氣,滅孩兒的威風。那孫行者共有兄弟三人,領唐僧在我半山之中,被我使個變化,將他師父攝來。他與那豬八戒當時尋到我的門前,講甚麼攀親托熟之言,被我怒發沖天,與他交戰幾合,也只如此,不見甚麼高作。那豬八戒刺邪裏就來助戰,是孩兒吐出三昧真火,把他燒敗了一陣。慌得他去請四海龍王助雨,又不能滅得我三昧真火,被我燒了一個小發昏,連忙著豬八戒去請南海觀音菩薩。是我假變觀音,把豬八戒賺來,見吊在如意袋中,也要蒸他與眾小的們吃哩。那行者今早又來我的門首吆喝,我傳令教拿他,慌得他把包袱都丟下走了。卻才去請父王來看看唐僧活像,方可蒸與你吃,延壽長生不老也。」行者笑道:「我賢郎啊,你只知有三昧火贏得他,不知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哩!」妖王道:「憑他怎麼變化,我也認得,諒他決不敢進我門來。」行者道:「我兒,你雖然認得他,他卻不變大的,如狼犺大象,恐進不得你門;他若變作小的,你卻難認。」妖王道:

  「憑他變甚小的,我這裏每一層門上,有四五個小妖把守,他怎生得入!」行者道:「你是不知,他會變蒼蠅、蚊子、虼蚤,或是蜜蜂、蝴蝶並蟭蟟蟲等項,又會變我模樣,你卻那裏認得?」妖王道:「勿慮,他就是鐵膽銅心,也不敢近我門來也。」行者道:「既如此說,賢郎甚有手段,實是敵得他過,方來請我吃唐僧的肉,奈何我今日還不吃哩。」妖王道:「如何不吃?」行者道:「我近來年老,你母親常勸我作些善事。我想無甚作善,且持些齋戒。」

  妖王道:「不知父王是長齋,是月齋?」行者道:「也不是長齋,也不是月齋,喚做雷齋,每月只該四日。」妖王問:「是那四日?」行者道:「三辛逢初六。今朝是辛酉日,一則當齋,二來酉不會客。

  且等明日,我去親自刷洗蒸他,與兒等同享罷。」那妖王聞言心中暗想道:「我父王平日吃人為生,今活彀有一千餘歲,怎麼如今又吃起齋來了?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裏就積得過來?此言有假,可疑!可疑!」即抽身走出二門之下,叫六健將來問:「你們老大王是那裏請來的?」小妖道:「是半路請來的。」妖王道:「我說你們來的快,不曾到家麼?」小妖道:「是,不曾到家。」妖王道:「不好了!著了他假也!這不是老大王!」小妖一齊跪下道:「大王,自家父親,也認不得?」妖王道:「觀其形容動靜都象,只是言語不象,只怕著了他假,吃了人虧。你們都要仔細:會使刀的,刀要出鞘,會使槍的,槍要磨明,會使棍的使棍,會使繩的使繩。待我再去問他,看他言語如何。若果是老大王,莫說今日不吃,明日不吃,便遲個月何妨!假若言語不對,只聽我哏的一聲,就一齊下手。」群魔各各領命訖。

  這妖王複轉身到於裏面,對行者當面又拜。行者道:「孩兒,家無常禮,不須拜,但有甚話,只管說來。」妖王伏於地下道:「愚男一則請來奉獻唐僧之肉,二來有句話兒上請。我前日閑行,駕祥光,直至九霄空內,忽逢著祖延道齡張先生。」行者道:「可是做天師的張道齡麼?」妖王道:「正是。」行者問曰:「有甚話說?」妖王道:「他見孩兒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他問我是幾年、那月、那日、那時出世,兒因年幼,記得不真。先生子平精熟,要與我推看五星,今請父王,正欲問此。倘或下次再得會他,好煩他推算。」行者聞言,坐在上面暗笑道:「好妖怪呀!老孫自歸佛果,保唐師父,一路上也捉了幾個妖精,不似這廝克剝。他問我甚麼家長禮短,少米無柴的話說,我也好信口捏膿答他。他如今問我生年月日,我卻怎麼知道!」好猴王,也十分乖巧,巍巍端坐中間,也無一些兒懼色,面上反喜盈盈的笑道:

  「賢郎請起,我因年老,連日有事不遂心懷,把你生時果偶然忘了。且等到明日回家,問你母親便知。」妖王道:「父王把我八個字時常不離口論說,說我有同天不老之壽,怎麼今日一旦忘了!豈有此理!必是假的!」哏的一聲,群妖槍刀簇擁,望行者沒頭沒臉的劄來。這大聖使金箍棒架住了,現出本象,對妖精道:「賢郎,你卻沒理。那裏兒子好打爺的?」那妖王滿面羞慚。

  不敢回視。行者化金光,走出他的洞府。小妖道:「大王,孫行者走了。」妖王道:「罷罷罷!讓他走了罷!我吃他這一場虧也!

  且關了門,莫與他打話,只來刷洗唐僧,蒸吃便罷。」

  卻說那行者搴著鐵棒,呵呵大笑,自澗那邊而來。沙僧聽見,急出林迎著道:「哥啊,這半日方回,如何這等哂笑,想救出師父來也?」行者道:「兄弟,雖不曾救得師父,老孫卻得個上風來了。」沙僧道:「甚麼上風?」行者道:「原來豬八戒被那怪假變觀音哄將回來,吊於皮袋之內。我欲設法救援,不期他著甚麼六健將去請老大王來吃師父肉。是老孫想著他老大王必是牛魔王,就變了他的模樣,充將進去,坐在中間。他叫父王,我就應他;他便叩頭,我就直受,著實快活!果然得了上風!」沙僧道:「哥啊,你便圖這般小便宜,恐師父性命難保。」行者道:「不須慮,等我去請菩薩來。」沙僧道:「你還腰疼哩。」行者道:「我不疼了。古人雲,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看著行李馬匹,等我去。」

  沙僧道:「你置下仇了,恐他害我師父。你須快去快來。」行者道:「我來得快,只消頓飯時,就回來矣。」

  好大聖,說話間躲離了沙僧,縱筋斗雲,徑投南海。在那半空裏,那消半個時辰,望見普陀山景。須臾按下雲頭,直至落伽崖上,端肅正行,只見二十四路諸天迎著道:「大聖,那裏去?」

  行者作禮畢,道:「要見菩薩。」諸天道:「少停,容通報。」時有鬼子母諸天來潮音洞外報導:「菩薩得知,孫悟空特來參見。」菩薩聞報,即命進去。大聖斂衣皈命,捉定步,徑入裏邊,見菩薩倒身下拜。菩薩道:「悟空,你不領金蟬子西方求經去,卻來此何干?」行者道:「上告菩薩,弟子保護唐僧前行,至一方,乃號山枯松澗火雲洞。有一個紅孩兒妖精,喚作聖嬰大王,把我師父攝去,是弟子與豬悟能等尋至門前,與他交戰。他放出三昧火來,我等不能取勝,救不出師父。急上東洋大海,請到四海龍王,施雨水,又不能勝火,把弟子都熏壞了,幾乎喪了殘生。」菩薩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廣大,怎麼去請龍王,不來請我?」

  行者道:「本欲來的,只是弟子被煙熏了,不能駕雲,卻教豬八戒來請菩薩。」菩薩道:「悟能不曾來呀。」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寶山,被那妖精假變做菩薩模樣,把豬八戒又賺入洞中,現吊在一個皮袋裏,也要蒸吃哩。」菩薩聽說,心中大怒道:「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恨了一聲,將手中寶珠淨瓶往海心裏撲的一摜,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麵,道:「這菩薩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孫說的話不好,壞了他的德行,就把淨瓶摜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孫,卻不是一件大人事?」說不了,只見那海當中,翻波跳浪,鑽出個瓶來,原來是一個怪物馱著出來。行者仔細看那馱瓶的怪物,怎生模樣:根源出處號幫泥,水底增光獨顯威。世隱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曉鬼神機。藏身一縮無頭尾,展足能行快似飛。文王畫卦曾元卜,常納庭台伴伏羲。雲龍透出千般俏,號水推波把浪吹。條條金線穿成甲,點點裝成彩玳瑁。九宮八卦袍披定,散碎鋪遮綠燦衣。生前好勇龍王幸,死後還馱佛祖碑。要知此物名和姓,興風作浪惡烏龜。那龜馱著淨瓶,爬上崖邊,對菩薩點頭二十四點,權為二十四拜。行者見了,暗笑道:「原來是看瓶的,想是不見瓶,就問他要。」菩薩道:「悟空,你在下面說甚麼?」行者道:「沒說甚麼。」(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多時,東方發白。行者又吩咐了八戒、沙僧,教他兩個:
      「不可攪擾僧人,出來亂走。待我成功之後,共汝等同行。」才別了唐僧,打了呼哨,一筋斗跳在空中,睜火眼平西看處,果見有一座城池。你道怎麼就看見了?當時說那城池離寺只有四十裏,故此憑高就望見了。行者近前仔細看處,又見那怪霧愁雲漠漠,妖風怨氣紛紛。
  • 這句歇後語出自西遊記。
    唐三藏一行人行經烏雞國,烏雞國國王被妖精所害,幸遇唐僧師徒相救始得活命。
  • 逢君只說受生因,便作如來會上人。一念靜觀塵世佛,十方同看降威神。欲知今日真明主,須問當年嫡母身。別有世間曾未見,一行一步一花新。
  • 不多時到了,按落雲頭,只聽得樓頭方二鼓矣。行者道:
  • 話說那孫大聖頭痛難禁,哀告道:「師父,莫念!莫念!等我醫罷!」長老問:「怎麼醫?」行者道:「只除過陰司,查勘那個閻王家有他魂靈,請將來救他。」
  • 師徒們在路上,那消半日,早望見城池相近,三藏道:「悟空,前面想是烏雞國了。」行者道:「正是,我們快趕進城幹事。」
  • 卻說那孫大聖兄弟三人,按下雲頭,徑至朝內,只見那君臣儲後,幾班兒拜接謝恩。行者將菩薩降魔收怪的那一節,陳訴與他君臣聽了,一個個頂禮不盡。正都在賀喜之間,又聽得黃門官來奏:「主公,外面又有四個和尚來也。」八戒慌了道:
  • 那妖魔見他下問,越弄虛頭,眼中噙淚,叫道:「師父呀,山西去有一條枯松澗,澗那邊有一莊村,我是那裏人家。我祖公公姓紅,只因廣積金銀,家私巨萬,混名喚做紅百萬。年老歸世已久,家產遺與我父。
  • 善惡一時忘念,榮枯都不關心。晦明隱現任浮沉,隨分饑餐渴飲。神靜湛然常寂,昏冥便有魔侵。五行蹭蹬破禪林,風動必然寒凜。卻說那孫大聖引八戒別了沙僧,跳過枯松澗,徑來到那怪石崖前,果見有一座洞府,真個也景致非凡。
  • 詩曰:四海龍王喜助功,齊天大聖請相從。只因三藏途中難,借水前來滅火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