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飛行員「飛」赴海外

標籤: ,

【大紀元5月16日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美國飛行員離開蕭條的北美的航空公司,來到了世界的另一端,為那裡蓬勃發展的航空業貢獻力量。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令人們對飛行心存疑慮,美國航空業也由此步入了最嚴重的衰退,超過1萬名飛行員失去了工作,還有更多的飛行員提前退休。雖然美國西南航空等發展勢頭良好的航空公司吸收了其中一部分飛行員,但仍有上千名飛行員無法找到薪酬和從前相當的新工作。

相比之下,航空業在中國、印度、東南亞和中東的發展勢頭卻十分迅猛。伴隨經濟的日漸富足和航空限制的日益放寬,這些地區的航空需求出現了迅猛增長的局面。新的航空公司紛紛創立、現有公司也在拓展航線、無數新飛機在不斷充實著現有的機隊。

因此,美國人也向習慣於隨遇而安的英國和澳大利亞飛行員看齊,開始走向海外,雖然這意味著舉家遷移、簽訂短期合同、有時還要放棄被美國航空公司按資歷召回的工會權利。

美國飛行員來到了遠離家鄉的玻利維亞、中國、卡塔爾和越南。香港的國泰航空有限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以及台灣、韓國和印度的航空公司聘用的美國飛行員的數量都在不斷增加。

從美國飛行員遠赴海外發展的潮流中也可以看出:航空領域受過良好訓練的商用飛機飛行員相當稀缺。航空業巨頭波音公司預計,到2024年,全球的客機數量將從2004年的不足17,000架增至35,000架以上,因此在2024年之前,全球每年都需要近18,000名新飛行員。許多國家目前沒有能力培養足夠的飛行員。

一個全球飛行員市場就這樣形成了,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由此被吸引到了報酬最高的航空公司。挪威和委內瑞拉的飛行員來到了中國;埃及和俄國飛行員去了印度;牙買加和伊朗飛行員則在日本紮了根。卡塔爾航空(Qatar Airways)五分之四的飛行員都來自國外。

招聘熱潮也引發了安全擔憂。英語是航空業的通用語言。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 Inc.)退休機長、國際飛行員協會主席丹尼斯.多蘭(Dennis Dolan)表示,兩個母語不通的飛行員在一個機艙裡工作,還必須和同樣無法用母語溝通的空中交通管理員交流,這可能引發問題,在緊急情況下尤其如此。

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計劃從2008年開始考察國際飛行員和空管員的英文水平。這個建議是由印度提出的,1996年Kazakh Airways一架航班的機組人員因為誤解了空管員的指令,在新德里附近半空中和一架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Saudi Arabian Airlines)的航班相撞。

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的飛航安全基金會(Flight Safety Foundation)是一家國際性的非盈利組織。該基金會技術項目負責人吉姆.比蘭(Jim Burin)還指出了其他安全隱患。他說,「有些文化背景下,副駕駛無權質疑機長的決定。」這就妨礙了副駕駛對機長髮揮監督作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奕任航空公司代言人 狂秀芬蘭民族服裝
西北飛港班機引擎出狀況平安折返東京
西北航空引擎故障 乘客換飛機抵港
力促直航  橘營擬備案16日表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