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東方金字塔 西夏帝王陵面臨坍塌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缺乏史料的西夏王朝,千年來神秘異常。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帝王陵歷經上千年滄桑歲月,加之自然風蝕及人爲破壞,目前黃土夯築的王陵及其陪葬墓遺址進入大面積坍塌危險期,若不及時修護,王陵七成遺址可能挨不過十年。

國內綜合報導,在銀川市西北25公里外的賀蘭山腳下,方圓50公里的荒漠草原上,坐落著9座帝王陵和253座陪葬墓遺址,這就是凝聚著西夏黨項族智慧結晶的西夏王陵,被世人譽爲“東方金字塔”。 一千年的風雨,一千年的屹立。

西夏王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園之一,與鋪張的秦陵、亮麗的唐陵、考究的宋陵、雍容的明陵相比,西夏王陵矗立在荒漠中,述說中斷的歷史和神秘的西夏王陵和文化,更顯蒼涼悲壯。如今的西夏王陵仍然交錯有序、星羅棋佈地散落在賀蘭山下,昔日的輝煌依然讓前來參觀的人們感受足夠的震撼。

西夏王陵長期以來受風蝕、水流和山洪的破壞,王陵已經受到了破壞,由於山洪、 雨水沖刷,一些陪葬墓底部形成了一條條溝壑,有的牆體已經倒塌,許多墓塚上都出現了洪溝和風蝕空洞,有的局部早已出現了坍塌,而且這樣的狀況已經出現了很久了。

2000年對三號陵噴塗注射化學製劑、進行防風化處理,對一、二、四、六號陵底部風蝕空洞採取土坯砌護措施。結果證明這兩項技術措施對保護王陵效果明顯,遺 址坍塌現象得到緩解。但由於資金有限,其他帝陵及陪葬墓沒有進行保護處理,黃土夯築的陵台、墓塚、月城等遺址局部出現坍塌,並進入大面積坍塌危險期。管理人員稱,若再不搶救性保護西夏王陵,璀璨的歷史文明“倒”在我們的手裏!

西夏王陵(宁夏政府网站)

賀蘭山的東南山麓之下,有兩個規模最大,上左下右連貫的陵墓,即嘉、裕二墓。陵墓共有8座,爲西夏王李元昊及其祖父、父親和後代諸王的陵墓。陵墓區南北約有10公里,東西4公里,依地勢錯落9座帝王陵園和20多座陪葬墓。每個陵園都是一個單獨的完整建築群體,形制大致相同。王墓分爲地上陵園與地下墓室兩大部分。陵園皆爲坐北朝南,平地營造,由北向南依次爲門闋、碑亭、外城、內城、獻殿、陵台,四周還有神牆環繞。陵台有八角形與圓形兩種,均爲5級。 每級構掾覆瓦,飾以綠色的琉璃瓦,高約17到20米不等。

西夏王陵每個陵園的占地面積均在10萬平方米以上,規模甚是宏大,其外形酷似佛塔,與中原的方形帝王陵墓區別較大。陵園的建築物與陵台的表面都裝飾有赭紅色,令人不禁遙想當年的恢宏氣勢。

陵墓內部是呈前窄後寬的方形墓室,雙側各有一深達25米的配室,屬於土洞墓形式,普遍採用石馬、銅牛用以陪葬。墓室之中出土有各樣的金飾、鎏金銀飾、銅甲片、竹雕、珍珠、瓷器碎片等文物。

破譯謎團–西夏王朝是如何消失的?

西夏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政權,西元1038年至1227年建都在今寧夏銀川市,西夏王朝的締造者黨項羌原居於黃河河曲一帶,是諸羌族中的一支,北朝末年逐漸強盛。西夏領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裏,倚賀蘭山以爲固”,雄踞塞上。

然風雲驟變。在漠北草原興起的蒙古族歷經300多年的火拼完成了統一,意欲統一中國,並首先把矛頭指向了西夏。在此後的22年間,蒙古先後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親征。銳不可擋的蒙古鐵騎橫掃亞歐大陸,所向披靡,然而在西夏國門前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1227年,蒙古大軍包圍夏都興慶府達數月之久,西夏最終因彈盡糧絕,於1227年6月舉城投降。

在夏亡之前,成吉思汗卻因中了黨項人的毒箭而斃命。處於戰爭癲狂狀態的蒙古大軍,帶著強烈的復仇心理,對西夏實施滅絕性的摧毀。他們不但血洗都城,將積聚近200年的宮殿、史冊付之一炬,而且還將賀蘭山下的皇家陵園毀盜殆盡。

風雨西夏,黨項悲歌。至此,曾在中國歷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灰飛煙滅了。更可歎的是,元人主修了《宋史》、《遼史》和《金史》,並在三史中各立了《夏國傳》或《黨項傳》,而沒有爲西夏編修專史。以至《二十四史》中,《西夏史》成爲遺憾的空缺。

科茲洛夫的發現奠定了近代西夏學研究的基礎

1908年3月,俄國海軍大校科茲洛夫率領的一支探險隊向中國西北的大漠深處挺進,3月19日到達黑水城,黑水城是西夏到元代的一座邊防古城。他們將在古城找到的有價值的遺物,如書冊、信函、錢幣、裝飾品、家具、佛像畫像等寄回了俄國。

在一座距西城牆4公里的佛塔地宮內,他們發現的各類文書共裝了40馱,24000多冊,佛畫500多幅。用科茲洛夫自己的話說,他們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圖書館”。

這些文物于1909年秋安全運抵俄國聖彼得堡地理學會所在地,並於第二年進行了公開展覽,使當時的整個歐洲感到震驚,並成爲20世紀中國繼甲骨文、漢簡、敦煌文書之後又一次重大文獻發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寧夏發現元朝銅秤砣
鶯歌的陶笛聲
鶯歌的陶笛聲 人氣 12
馬公商港古沉船 實勘發現破壞嚴重
吉林考古發現觸發南韓猜疑中國領土野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