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師】塞古索藝術玻璃

文/朱蒂絲.米勒、法蘭琪.萊比、馬克.希爾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事記

1933 前波洛維爾玻璃廠的員工在慕拉諾成立Artistica Vetreria e Soffieria Barovier Sequso e Ferro,製作照明燈具、家用與藝術玻璃,以歷史風格為主。
1934 塞古索成為該廠的吹製玻璃大師。
1934 波利受指派為藝術總監,與塞古索展開成功的合作。
1937 開始以「塞古索藝術玻璃」之名從事交易。
1942 塞古索離去,設立自己的工廠。
1954 波利的「多色置入法」設計獲金圓規設計獎。
1992 終止營業。

一位靈感充沛的設計師,再加上一位技巧純熟的玻璃大師,這樣的成功組合讓塞古索藝術玻璃在1930年代初嘗成功滋味,到1940年代與50年代更以主要?項和國際讚譽鞏固其地位。

平底橢圓形飾瓶 塞古索設計瓶身有直式螺紋構造。粉紅乳白玻璃製,有精細的灑金玻璃內含物。約1955年。高27公分。2,000~2,5000英磅QU

1930年代,塞古索(1909~99)以他高超的玻璃吹製技巧來詮釋波利(1900~84)的雕塑設計,製作小型玻璃動物、人物,以及大型玻璃板,例如「日晷標誌」(I segni dello Zodiaco)、「酒舍」(La Mescita)兩者皆於1936年完成。同年,波利發行套色「氣泡」系列,結合了透明、有氣泡的玻璃與彩色襯底。不過,塞古索藝術玻璃最有名的當是波利出色的多色置入法藝術玻璃,設計於1940年代,1950年代開始製作。目前被認為價值非凡的有機形「貝殼麵」(Conchiglie)、橢圓「窄口」(Valva)飾瓶,以及「恆星」(Siderale)或「星際」(Astrale)飾瓶,都有彩色同心圓圈。這些作品為波利帶來國際讚譽、地位和?項。其中,「窄口」飾瓶嚴謹而和諧的色彩組合、優雅而低調的形狀,在形式上與北歐玻璃更為接近,而非慕拉諾典型的光鮮作品。

玻璃氣泡花瓶: 塞古索製作,淡綠色內層的透明玻璃有氣泡。約1948年高32公分。12,000~14,000英磅QU

「粉粒」玻璃飾瓶 塞古索製作,呈有機的扭曲形,上有漸層的橘紅與紫咖啡色條紋。瓶身布有纖細金箔微粒。約1953年。高38.5公分。4,000~4,500英磅VS

品索尼(1927~93)是波利的助理,在波利於1963年離去後繼任藝術總監,延續多色置入法設計。他的作品不複雜,使用的色彩較少,價格也較低廉。

攝影/葛拉罕.雷、安迪.強生、約翰.麥肯錫、海奇.羅文斯坦
翻譯:李佳純、游明儀、趙敏
轉載自果實文化《世界玻璃珍藏圖鑑》.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