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會議批中國控制網絡自由

【大紀元6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江河2006年6月1日華盛頓報導)全球媒體的負責人在本週舉行的年會上抨擊西方公司幫助中國對互聯網的內容實行檢查,要求中國政府停止網絡檢查機制,釋放因為在網絡上自由發表觀點而被關押的異議人士和記者。

西方公司被指幫中國控制網絡信息

媒體分析人士認為,打入中國市場的西方網絡公司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矛盾心理。但其中多數公司由於受利潤的驅使而放棄了言論自由的原則。

國際新聞學會星期二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年會。

在大會一致通過的決議中,450多位編輯、知名記者和媒體主管要求中國結束對互聯網的全面檢查,釋放被關押的所有記者和網絡異議人士,並且解除阻礙中國媒體環境自由開放的所有限制。

總部設在維也納的國際新聞學會說,中國網民人數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目前有1億3千萬網民。

可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中國當局對網上的信息實行了控制。

國際新聞學會的決議說,中國政府與渴望進入利潤豐厚的中國技術市場的西方公司密切合作,開發能夠阻止中國公民從網上獲取人權和民主信息的軟件。這些公司不應該同中國政府合作搞網絡信息檢查,它們也不該向中國政府提供可能被用來迫害記者的用戶信息。

張偉國:堅持理念的西方公司比較少

資深記者、香港動向雜誌總編輯張偉國指出,這些西方公司在這個問題上左右為難,但多數情況下它們都是為了經濟利益而犧牲政治原則。

他說:“從策略上來講,它首先要進入中國,搶佔市場,然後在佔有市場份額的前提下,如果它還沒有忘記自己的原則的話,就可能繼續推進新聞自由方面的一些事情。但是,也有一些西方公司漸漸的,因為唯利是圖,金錢的作用,或者是北京統戰的影響,它漸漸也會失去自己原來的目標,跟中國政府同流合污。這個情況也是我們見到比較多的。能夠堅持理念,又在裡面推廣這種通訊自由、信息交流自由,現在應該講是比較少見的。

“我們看到一個新的情況,國內的網友都在反映–就是自從胡錦濤訪美、跟比爾.蓋茨建立了良好關係以後,中國的互聯網現在封鎖越來越厲害了,很多東西都送不出來了。”

谷歌面對兩種選擇採取服從

著名的網絡搜索引擎谷歌公司在答應對網站進行檢查以及不刊登中國政府禁止的內容之後於今年1月進入中國市場。當時谷歌公司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服從中國法律發送它被允許發送的大量信息,要麼就是不服從中國法律但卻根本不能在中國運作。

美國國會為了促使美國在中國的網絡公司堅持言論自由的原則而舉行了一系列的聽證會。谷歌公司的與會代表辯護說,儘管現在谷歌不能發送全面的信息,但發送大量的信息總比根本不發送信息好一些。

30人因爭取言論自由被關押

西方媒體的報導說,中國政府一邊同西方公司配合,對網絡實行檢查,一邊對自由發表個人觀點、尤其是對在網上這樣做的人進行鎮壓。

國際新聞學會說,至少有30人由於爭取言論自由而被關在中國監獄。其中包括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程翔和紐約時報的研究人員趙巖。

張偉國:自設域名違背互聯網原理

動向雜誌總編輯張偉國說,鑒於網絡環境的不斷惡化,現在中國許多網民主要是通過使用代理服務器的方法來繞過防火牆的封鎖,從而接觸到全面的自由、民主信息。

他說:“用代理服務器可以繞過防火牆。當然,現在的防火牆封鎖也開始注意代理服務器的功能了。本來一個代理服務器出來可以用一兩天時間,現在只能用幾個小時,甚至更短。”

國際新聞學會在這份決議中說,國際新聞學會的成員認為,中國的進步由於中國不正當地利用西方技術、制定一些不必要的立法以及鼓勵媒體實行自律而受到破壞。西方媒體的報導說,為了在網絡世界自成一體,中國現在不但在網上要設立自己的域名,還要設立自己的加密系統。

動向雜誌總編輯張偉國說,這些做法不但違背了互聯網的原理,而且反映出中國領導層的殭化思維方式。

他說:“中文域名實際上有些地方已經在做了。給自己的文件加密我想也是完全可以成功的。但問題是,互聯網的原理就像人的血管一樣,整個身體是聯在一起的,不能說把某一個部份割裂開來,孤立起來,自成一體。也許在短時間裏面,一個孤立體還能內循環,但時間長了以後這個肌體肯定會壞死掉。

“問題是現在北京的當權者還在傳統的政治體制裡邊思考,它靠慣性在運作。對互聯網這些新技術和全球化的認識還是有牴觸的。它希望有一種把自己封閉起來的東西跟互聯網抗衡,或者是等它成長到有足夠自信的時候再反過來影響全球化,使全球化朝它的軌道上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記者無國界稱中國是網絡自由大敵
醫學界關注「網絡成癮」現象
世界三大毒源多頭滲透中國 販毒花樣翻新
李昌玉:批判「血統論」的殉道者:遇羅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