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安全 美國人對網路銀行漸失信心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艾編譯)美國消費者一度非常熱衷於網路銀行交易,但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因為消費者關注網路銀行交易的安全性問題,這樣的盛況已有逐漸消退的趨勢,

Macworld.com網站報導,這項研究報告的執筆人,eMarketer的資分析師Lisa Phillips說,「這僅是一個趨勢的開端,我們可以由調查數據中發現,去年最後一季美國使用網路銀行的總戶數僅增加3.1%,打破過去三年來的最低標準。」

「而相較於網路總使用戶數而言,網路銀行的使用戶數成長率也幾乎是完全停滯的,照此趨勢發展,2006至2010年間的總使用戶數,將只能由4,540萬成長至5,620萬,成長率僅有4個百分點。」雖然這個數字看來似乎還很高,但Phillips認為,其他分析師的估計,要更為低於這個數字。

資料顯示,目前消費者對於線上銀行交易,最為關注的就是安全問題。

一項Ipsos Insight的調查指出,百分之87的受訪者,希望能確定線上銀行不會販賣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另外,其中百分之83的受訪者,還希望類似的資料不會被電腦駭客竊取。

Phillips認為,「線上交易安全,絕對不是一項奢侈的要求,不論是站在消費者還是銀行的立場來說,都是一樣的。」

百分之75的歐洲消費者使用網路處理他們一半以上的銀行交易,比較而言,美國只有百分之38。因為歐洲對於網路上的經濟往來,有更多更為完善的認證作業,這也使得人民更為相信他們的網路交易是安全的。

研究報告認為,美國逐漸上升的網路侵權案件,使得消費者對於網絡金融交易的安全性產生懷疑。根據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一項報告統計,美國2005年共有130起網路資料侵權案件,無怪乎網路安全議題的關注會持續升高。

網絡釣魚者(phisher)曾被認為是網絡金融安全的主要威脅,他們偽造來自銀行或者是推銷商的電子郵件,誘騙用戶進入某個看上去像是官方門戶的網站,竊取用戶的賬戶信息和信用卡號等。但近來銀行已將危險警告轉而集中於防範交易進行間的資料攔截竊取。

2005年10月,美國聯邦財政機構檢測委員會(Fed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amination Council, FFIEC)頒布指南,強烈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各項認證工具,在2006年底前發展出更為安全穩固的「雙重認證系統(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Phillips在報告中建議銀行界應儘快完善這些防範工作。

網路銀行必須對客戶負責,讓客戶能滿意銀行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並確保線上交易安全,切實嚴格執行保密方針,並且儘量縮短交易時間。

Phillips在報告中指出,「一次技術上的失誤,就足以讓百分之34的客戶,轉向其他競爭對手尋求更好的服務管道,而自始至終的服務滿意保證,必將為優秀的網路銀行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辦妥營業登記前 網路交易主動申報補稅可免罰
網絡鋪路 小商業猛搶大公司市場
微軟開發InfoCard網路交易認證
北市國稅局28日再辦網路交易稅務講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