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人物系列——科學家

【風雲人物】明末的科學家──徐光啟

阿哲,圖:柚子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6月22日訊】
徐光啟,字子先,明末上海縣人,曾擔任禮部右侍郎、文淵閣大學士等官職。他吸取西方的知識並結合中國的傳統科學,在天文、數學、生物和農學等研究上都有重大的突破,而其中以天文和農業方面的成就最受矚目。

彙編《崇禎曆書》

明末時宮廷的欽天監預測日蝕時經常發生錯誤。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他繪製了整個天體的恆星圖,並採用天體運動體系、幾何學及地理經緯度等概念,最後在崇禎年間完成了一部天文曆法的權威著作─《崇禎曆書》。

《崇禎曆書》使後世對於日蝕月蝕的推測更為周密,不僅奠定了我國近代天文曆法的基礎,也是人類天文曆算學中一份珍貴的遺產。

撰寫《農政全書》

徐光啟認為農業是「生民率育之源,國家富強之本」,因此積極從事農業改良的研究。他曾經在天津從事水稻高產研究,並提出了灌溉、施肥定量的研究成果;也開闢了一個試驗農場,引進外地農作物,以培植高產值品種;也曾從福建引進甘薯培育後,著書加以推廣。

他農學方面的代表作是《農政全書》,這一本書囊括了古代農業與生活方面的生產經驗,舉凡農業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技術等相關知識,幾乎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徐光啟之所以能夠在雜採眾家中創出獨見,在於他能「考古證今,廣咨博訊。遇一人輒問,至一地輒問,聞則隨聞隨筆。一事一物,必講究精研,不窮其極不已。」例如,他把我國歷史上從春秋到元朝所記載的111次蝗災發生的時間與地點進行分析比對後,發現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並得出「涸澤者蝗之原本」的結論。

他的友人說他為了完成此書「嘗躬執耒耜之器,親嚐草木之味,隨時採集,兼之訪問,綴而成書。」因此我們在閱讀《農政全書》時,不僅可以得到古代農業的各種知識,也能看到一位古代科學家嚴謹、實事求是的大家風範。

《農政全書》傳到日本後造成很大的迴響,也使日本農業產生了重大的變革。故而總的來說,中國與日本後世的農書,基本上皆以此書為藍本。

徐光啟除了編纂《農政全書》、《崇禎曆書》之外,同時著有《徐氏庖言》、《詩經六帖》等作品;也譯有《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著作。故他是融合東西方科學的先驅,也是中國史上一位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家。@*(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琅邪陽都人、身長有八尺、氣宇軒昂、人稱「臥龍」,隱居於龍中,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青書生。在三國演義裡,他不但能呼風喚雨,又深諳奇門遁甲,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的請出這位「臥龍」之稱的奇士高人,也是一連串高潮迭起故事的開端。
  • 子產是春秋時代鄭國人,他輔佐國君二十年間,不但對經濟、政治和文化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而且他為人仁厚,時常濟貧救危,故俠名遠播,深受百姓的愛戴。
  • 出身湖北江陵的農家子弟張居正,少年時期即有神童之稱,十歲精通四書五經,十二歲即為秀才,十六歲中舉人;也因他的聰明才智,實行多項改革措施,才讓日漸衰敗的明朝國祚得以延長六十年之久。
  • 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時期,疆土幅員遼闊,而活躍在塞北,勢力日趨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也一直威脅著漢王朝;他們十分強悍,不時地入侵邊疆,當時在位的漢武帝,就經常派兵鎮壓、反擊他們。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 明末的某個煙雨時節,蘇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現了一位攬勝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驟雨,他躲進一座莊園,卻駐足在庭院中,憑欄觀魚,困倦之際忍不住沉沉睡去。當晚,莊園主人就夢見山中別業,有神龍臥於欄杆。次日清早,主人親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10歲就當國師,受到三朝統治者禮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還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開謎底。
  • 天啟年間,大明國運走向沒落。仕宦書香之家,尚能享有片刻閒適安寧的天倫之樂。在大學者王思任家中,聰慧婉麗的三小姐正無憂無慮地成長著。 清白的家風,淵博的家學,將她塑造成標準的才女。三小姐天生幾分偉丈夫氣概,竟不似一般的江南閨秀。在後來國仇家恨、命運浮沉的考驗中,她仍然堅守著忠孝節義,在苦難中構築了她的文學世界,並將那不讓鬚眉的性情貫穿一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