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迷難言的隱痛

標籤:

【大紀元6月27日訊】(BBC特約撰稿人江迅6月26日報導)上周去浙江省杭州采訪世界休閑博覽會,在杭州巧遇“浙江民間世界杯”決出16強。他們從殘酷的海選中頑強突圍,從激烈的小組賽中艱難晉級。他們是學生、職員、醫生……都是普通人,卻与足球有著不得不說的故事。這一“浙江民間世界杯”是由浙江省足球協會和浙江《都市快報》主辦,在一周內組織了480支球隊踢球,以5人制規則賽球。期間,主辦方還舉辦了“民間世界杯”的主題歌創作大賽、球星創意模仿秀等活動。日本等國家的民間足球隊聞訊,竟赶到比賽現場取經,更表示下一屆民間世界杯開賽,他們會帶隊前來參賽。浙江民間世界杯一不小心,辦出了“國際影響”。

在廣場上見到凱文隊,它是H組第二名,進入了16強。這支球隊的8名隊員都是浙江經貿學院校隊成員。聊天時,一隊員說,這些日子來,他們天天晚上看德國世界杯比賽。從媒體上,看到中國足協的高官們,在德國各地游走,欣賞世界杯,更是拋頭露面點評比賽,預測賽果。一名足協高官正与几位靚麗的歐洲女球迷合影,他一見中國記者趨前,竟一言不發,立即走人。另一個場合,一群中國記者圍著一位中國足協高官,詢問有關2008國奧主帥一事,那高官竟然一臉不悅,說:“你們關心這干嘛,還是專心采訪完世界杯后再說吧。”說到這,那位凱文隊學生相當震怒:“這是什么屁話。人家韓國、日本隊是亞洲的強隊,不論輸贏,都令中國球迷心中有一种難言的隱痛啊。”

誰負其責

在中國各地,時常會听到這樣的疑問:中國有13億人口,為什么足球還搞不定人口少很多的亞洲近鄰?正如上海球迷陳文海在网上說:“中國足球為什么去不了世界杯?沒有誰站出來解釋原因,沒有誰為中國隊去不了德國承擔責任,也沒有誰給億万中國球迷道聲歉。你說奇怪吧,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一譯千里達)這個國家,就100多万人,人家球隊能出線,為什么有13億人口的中國出不了線?非洲那些窮國的球隊能打進世界杯,中國足球這几年,錢花得不少,可是結果呢?”

要中國足球忏悔,真是一种奢望。德國世界杯如火如荼而造就全民狂歡,中國足球隊卻無緣參与。中國隊缺席世界杯決賽,中國球迷天天半夜守在電視机前看洋人“對毆”,血脈賁張,莫名激動,替人家瞎起什么洋哄。其實,沒中國人什么事。那些中國足壇的高官倒也挺忙,不是去德國考察,就是在電視机里講球評,亦或在傳統和電子傳媒開專欄。內心受到深深傷害的球迷,還要忍受他們口沫橫飛講解、無病呻吟的文字。

無處不在

有人說,今天的世界,沒有一個全球性事件可以少了中國人的參与,就說德國世界杯,雖然沒有中國隊的身影,但賽場內內外外,從球場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到球迷身上的服裝,就連記者、工作人員和球員、教練頸脖上的證件挂帶、琳琅滿目的紀念品,許多產品都是“中國制造”。言下之意,中國人還是值得自豪的。且不說中國的這些產品,主要是靠物美价廉打進歐洲市場的,缺少科技創新含量的這些產品,多數還是“貼牌品”,高利潤的品牌附加值是屬于老外的。如果物美而价不廉,老外照樣爭著買,中國人還有點驕傲的本錢。正是那种因“中國制造”而深感自豪,于是沉醉于此的思維,才是中國足球隊無法走出國界的原因,即小農經濟、計划經濟在體育界統治的體現。有評論說,中國足球的職業化和市場化改革,沒有革除原來舉國體制的弊端,卻解除了舉國體制下嚴苛的約束,沒有引進市場机制中优胜劣汰的競爭优勢,卻引進了市場机制中拜金主義的丑陋。

如何擺脫社會轉型期間的社會陣痛,中國足壇至今沒有找到出路。球迷金唯一在上海一家傳媒撰文說,中國足協与其寄希望于那些不成器的中國球員“進一球,得一分,贏一場”,還不如乘世界杯之東風,號召全國人民開展“看一場,頂一個,踢一腳”的群眾運動。

“浙江民間世界杯”有480支隊伍參与,帶來的是運動競技的真歡樂。足球雖然沒有國界,但看球人畢竟不是四海為家的“海漂”。德國世界杯,能否喚醒中國足球的某些基因?(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足賽 英德球迷爆發衝突 德警逮捕三百人
阿格西:美國公開賽後退休
鬧事英國球迷獲釋 但禁入特區觀賽
球迷看球 我看球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