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申「在華外國公司必守中國法」

【大紀元6月9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採訪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星期四在一個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歡迎在國內運作的外國互聯網公司,但這些公司必須遵守中國的有關法律,包括有關言論的法規。

美聯社的報導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的這番言辭,是針對美國互聯網公司谷歌的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早些時候承認他的公司面對中共政權控制言論自由的要求而妥協了自己的原則而作的。

布林說,谷歌只是在中共政權進行封鎖之後,才同意審查的要求,而谷歌的商業競爭對手已經向同樣的要求作了妥協。位於法國,致力於信息言論自由的國際組織「無國界記者」的互聯網事務負責人朱裡安·佩恩對此表示—-

朱裡安·佩恩:「我很高興谷歌的創辦人意識到,他們公司的政策是有錯誤的,他也許意識到他在美國是無法為他公司在中國的作為進行辯護的。實際上,他正準備去美國國會要求政府制定法規,保護互聯網的中立性和自由性,他怎麼能在中國屈從於中共政權的無理要求,而卻在美國大談互聯網的中立性和自由呢?」

谷歌被中共政權批准的網站刪除了所有政治敏感的信息,這些包括有關1989年「六四事件」的信息。谷歌公司與中共政權的有關協議引發了來自人權組織的許多批評。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的夏明教授認為,中共政權把信息和言論看作是與自己的統治穩定與否至關重要,因此它不會放棄控制信息和言論—-

夏明:「他的出發點主要是在於…因為要控制人的話,基本上要控制三個重要的部分。第一、共產黨目前最大的控制手段當然是國家的暴力機器,它把警察和軍隊牢牢掌握在手中。所以這個鎮壓機器,目前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它是非常有效的也是非常迅速的一個工具。

第二個就是精神工具,就是宣傳工具。就是控制人們的思想和意識,控制人們的想法,如果把它控制住的話,就能塑造和控制整個輿論,那麼塑造和控制整個輿論的話,就可以加強政府的合法性。

第三種控制,當然就是控制你的生計,就是說你的衣食住行。如果我讓你感到你的飯碗遭到威脅,或者你的衣食住行都受到我極大的阻礙和不方便的話,那你也會恐懼。前面兩種是一種宏觀的控制,後面一種是個人的控制,基本上是三管齊下在實行的。我想它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讓中國共產黨當今的政權能夠感覺到它的執政地位不至於受到挑戰和動搖,那麼它能夠保持長治久安。」

「無國界記者」最近也指出,中國大部份地區的用戶已經無法上谷歌未經審查的網頁,並譴責中共政權對互聯網的過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該組織說,中共政權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十七週年之際,進一步加緊了對互聯網的控制,中國大多數省份的用戶無法再進入未經審查的GOOGLE.COM 網站,用戶只能進入經過審查的中文版GOOGLE.CN。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Google股東會  遭特赦組織質疑助中過濾搜尋
【熱點互動】Google谷歌:一曲悲歌或歡歌
記者無國界指責中國又加緊互聯網控制
搜索引擎谷歌在中國大部被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