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問題專家談農民權益受損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亞微/華盛頓報導)中國農村問題專家在一份對中國農民權益保護的調查報告中指出,雖然中國政府近年來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農村和農民的政策,但是基層政府往往忽視農民權益的保護。一些專家甚至提出,農民問題解決的好壞,將影響到中共政權的穩固。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李小雲教授領導的一個農村問題調查小組,最近對全國6個省60個村莊的628位農民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的目的是對國家取消農業稅後農民權益的狀況進行研究,以便為農民權益保護法提供一些具體的支持。

*支農政策 農民歡迎*

李小雲教授首先對國家農村政策中積極的一面表示讚許。他說,近兩年,中央政府對三農問題開始給予重視,除了取消農業稅,政府還對農村教育實行一費制,並且在貧困地區實行兩免一補(兩免是指免學雜費和書本費,一補是指補助住宿費)。李小雲說,這些有利於農村,特別是有利於窮人的政策,受到農民的歡迎。

李小云:“總體來講,農民問題,三農問題正在進入到可以得到解決的良性道路上來。問題是中國現在還處於工業化的初期階段,農業作為一個提供原始積累的角色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改變。所以,犧牲農業,犧牲農村,犧牲農民的利益的情況,是發展過程中的結果,不容易一下子得到改變。所以,農業和農民到現在還是落後於城市以及非農產業。農民的狀況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基層政府往往忽視農民權益*

李小雲教授進一步指出了中國農村存在的問題:

“第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影響到了農民從政府支持農業中所獲得的收益,這有一定的抵消作用。第二,我們發現,有相當多的農民,有百分之二十多的農民經常會遇到農業生產資料質量不高,偽劣農業生產資料的情況,這方面的權益受到了損害,這也是農業法中重要的內容。第三,我們還發現,農民的土地權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很多農民都遇到土地被徵用的情況,被徵用土地的農民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是,基層政府往往很忽視農民權益的保護,甚至有侵害農民的現象。”

李小雲教授指出,由於現行司法體系遠離農民和遠離農村,所以農民不願意通過訴訟途徑解決上述問題。李小雲教授呼籲在政策上對導致城鄉差距日益擴大的城鄉二元結構進行調整,同時把農民權益保護的問題儘快納入立法。

*支農基金給腐敗提供機遇*

中國民間三農問題研究機構“三村大地社會研究院”院長牛玉昌指出,國家目前對農村的政策並不能解決農村的根本問題。

牛玉昌:“國家農村的政策對農民就像對癌症病人打杜冷丁一樣,只能緩解麻醉一時,根本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同時國家拿出幾千億的資金支持農村建設,就等於給中國的腐敗造成第二次機遇。根本解決不了農村的實際問題。”

*土地差價大 農工剩餘價值高*

中國管理科學院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姚監復指出,從縱向上看,農民的境況確比過去改善了,但是橫向比較,特別是和城市以及非農產業比較,農民仍有很多不滿。

姚監復:“我覺得現在有兩個問題一定要注意,使農民感覺到他們得到了公平對待。第一是土地問題,如果土地賣掉一畝地,給農民一萬、兩萬或十萬塊錢,而實際農民得到的比較少,因為轉手賣給開放商就可能是50萬塊錢。如果賣給農民10萬塊錢,很可能鄉村還要分掉一些。第二是農民工的權益,農民的平均工資大概一年是5千到6千塊錢。但是創造的GDP是2萬5,所以一個人創造了2萬塊錢剩餘勞動創造的價值。一個人2萬,那麼1億人每年就是2萬億。我覺得,這2萬億是農民到城市打工,為外資企業、鄉鎮企業、建築企業以及國營企業所做的貢獻。”

姚監復認為,解決農民問題的關鍵是提高其經濟收入。

姚監復:“如果農民的收入沒有達到城市居民的百分之70,你給他政治上再多的自由和權利,也不會解決很多的問題。當然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農民是現實的。他首先要求收入,縱向看是很不錯的,但是橫向也得注意。否則農民不滿意,就可能出現鄧小平的警告,兩極分化嚴重了,會要革命的。”

*不只是平權問題而是政權問題*

當年湖北省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昌平曾上書,以“中國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來形容三農問題的嚴重程度。當時的中國總理朱鎔基曾作過批示。

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也指出,兩極分化就不是社會主義,就可能會出現革命。姚監復提醒人們不要把中國的農民問題僅僅看作是平等權利的問題,而應該看作是共產主義政權能否鞏固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每年十五萬農民遭受祝融之災
中國農村騙婚案頻傳  江西少女一年騙婚八次
昝愛宗:中國農村教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北京法院令建築公司支付農工欠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