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飛:毛詩新解之一-七律長征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2日訊】在毛澤東及其黨徒掀起的個人崇拜的狂潮中,其詩詞一直被奉為「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經典之作。尤其是文革時與毛的許多語錄一起譜曲傳唱,可謂「有井水處必有吟者」,影響之廣空前絕後。

然今以信史觀之,毛的詩詞除早期幾首詠志抒情的之外,多無實事求是之風,而時有虛偽浮誇之嫌。現參照目前已經披露出來的史實作些許剖析,以燭照其深入人心的「光輝形象」,並歡迎方家指正。

是為序。

毛詩新解之一:七律 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此詩作於一九三五年十月,如題所示,是寫紅軍長征的。從詩中我們根本看不到「蘇維埃政府」在大軍壓境下分崩離析落荒而逃的窘迫,更看不到數十萬紅軍將士喋血湘江赤水、屍橫雪山草地的慘烈,而且迴避了反圍剿失敗的內在原因。

反圍剿之所以歸於失敗,固然與政府軍的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有關,但深究起來,內部爭鬥如火倂王佐袁文才、整肅AB團等已經大大削弱了紅軍的戰鬥力,再加上決策層的勾心鬥角和竭澤而漁的打土豪甚至消滅富農等血腥暴力,最後弄得自己沒了立足之地,只得借抗日為名輾轉北上,以圖得到蘇聯的援救。可憐中央紅軍出發時三十萬之眾,歷盡千辛萬苦到達陝北後只剩下三萬疲憊之師。

而據《毛:不為人知的故事》作者張戎對前蘇聯解密檔案的考證,紅軍之所以能夠死裏逃生,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蔣介石有意放中共一馬。因為那時蔣經國被當作人質扣在史達林手裏,蔣希望用紅軍和中共的生存換回其子。長征時他完全可以把紅軍消滅掉,但卻沒有那樣做。長征前夕,蔣就向蘇聯正式提出要求放回兒子,並用放走紅軍的一系列步驟和斯大林作交易。長征每個關鍵時刻,如所謂湘江之戰,等紅軍主力全部渡過後,蔣才封鎖湘江;又如聽任一、二、四方面軍會師,毛到吳起鎮當天,蔣即透過各種管道,向蘇聯要求放兒子。甚至所謂「飛奪瀘定橋」也是假的,張戎查到中央紅軍辦的「紅星報」,上面根本沒有打仗的記載,勇士過橋後還舉行了儀式,個個活蹦亂跳。而政府軍方面的電報則顯示,守軍餘松部在紅軍到達前夕就被命令棄守瀘定橋去康定,等於給紅軍讓路。

而毛率領中央紅軍與實力數倍於自己的四方面軍會師後又怎樣了呢?看看張國燾後來的命「火倂王倫」的好戲。

由此看來,毛的這首長征如果這樣寫可能比較符合事實:

紅軍無奈遠征難 萬水千山豈等閒
五嶺逶迤鞋底破 烏蒙陡峭險玩完
金沙水拍心漸冷 大渡橋通膽不寒
屍橫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便翻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繞月探測器預計明年四月發射
機車環台灣南半島 650公里夢想長征
古今:記舊忘新 中共的「老人症狀」越加嚴重
戈壁極限馬拉松 林義傑團隊 保持領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