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山後山腰步道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51
標籤:

連日陰雨綿綿,今天難得由雨轉陰,於是下午出門,爬附近的南港山。我爬南港山,一向都走稜線步道,沿途可以遠眺台北盆地的美景,今天則換換口味,改走「後山腰步道」。

南港山有前山、後山之分,南港山北側俯臨人口稠密的信義區,被稱為「前山」;南港山的南側則是人煙稀少的南港研究院路四段的山區,所以被稱為「後山」。「後山腰步道」位於南港山南側的後山山腰,所以如此命名。我已經四年沒走這條山路了。

從福德街251巷底的「慈惠堂」起登,循虎山自然步道爬往南港山,一路都是寬闊的花崗岩石階。起登不久,便聽到林間傳來如烏鴉般的啞啞叫聲,抬頭望,看見一隻台灣藍鵲在樹間跳躍,令人感到驚喜。我最初只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看過台灣藍鵲,後來漸漸常在郊山看見牠的芳蹤,現在竟然連熱鬧的山腳下寺廟附近林間都看得到,可見台灣藍鵲的保育漸有成果。

南港山的自然生態環境似乎變得更好了,例如,松鼠比以前多。影響所及,老鷹的族群也跟著成長。幾天前,我曾看見四隻老鷹同時在南港山附近的天空盤旋,這是以前不曾見過的景象。

拾階而上,約十五、六分鐘,抵達「水源涵養保安林」立牌的叉路口,右往復興園,左往南港山稜線。取左行,石階陡上,人稱「小嶺步道」,約七、八分鐘,抵達山神廟。此時,天氣轉陰為雨,一陣急雨灑落。

山神廟。避雨。


在山神廟避雨,兼眺望南港國宅一帶的山丘景色。約十餘分鐘,雨勢稍歇,飄著細雨絲而已,不礙事。於是出發,不久,便接南港山稜線步道,取右行,約六、七分鐘抵達「福壽公園」。

福德宮旁另有一座古老的石砌土地公廟


過福壽公園,步道一分為二,直行上坡的花崗岩石階路為南港山稜線步道,左叉路為水泥小徑,即是南港山「後山腰步道」。取左行,轉入這條小徑,隨即看見前方有一間福德宮。

南港山稜線步道(福壽公園附近)。


我四年前曾走這條小徑時,知道這裡有一間廟,並無特別之處。今天經過時,才赫然發現福德宮旁竟然還有一座古樸的石砌小土地公廟,砂岩砌成的牆壁,門聯刻字已斑駁模糊,推測這座小土地公廟應是清代的古廟。

沒想到南港山上竟然還可以看到這麼古老的小土地公廟,猜想早期應該有一條古道行走於南港山稜線下方的這條山腰路。若將現在的南港山稜線步道沿途的幾座土地公廟連成一線,或許可以透露出古道可能路徑的線索。

看見這座小土地公廟,也不禁自笑,四年前經過這裡,為何沒注意到這一座小廟呢?人的眼睛往往只會注意到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選擇性資訊」吧!當年我初入山林,對古道探索還沒有這麼有興趣,因此雖然走過這條路,卻硬是沒有注意到這座小土地公廟。

光緒年間的古墓


繼續前行,附近頗多山莊木屋。南港山北側陡峭,多崖壁;後山則坡緩,因此不少民眾及登山團體選擇在南側開闢小徑,搭建山莊,各式木屋涼亭雜然紛立於林間,宛如山區小聚落,民眾也將部份步道鋪上水泥,以利於雨天行走。

前行約七、八分鐘,過「中華山岳協會松虎隊」的木屋叉路口,突然瞥見右側小坡地上有一座墳墓,很明顯地是一座古墓,於是爬上小坡,趨近觀看。

古墓的墓碑披覆著苔蘚塵垢,字跡模糊漫滅。我不敢以手套拭擦墓碑塵苔,以免有所冒犯或不敬,只是在墓碑前端詳而已,可隱約看到模糊的「光緒」字跡。這座古墓的出現,與剛才遇見的古老土地公廟可相互佐證,我現在走的這條山腰路,至少應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出現石板路。

黑色木屋。正下著雨。


續前行,約三分鐘,出現長條石板鋪成的石板路。接著來到一間黑色木屋處,似為出家人搭建的修道之所,屋旁有古樸的駁坎及石板橋。由此拾階而上,幾分鐘後,水泥路消失,山徑變為泥土路,附近沒有山莊木屋,景觀變為更原始幽緻。此時雨勢漸大,撐著傘小心前進。

南港後山腰步道


這段泥土路山徑,是「後山腰步道」精華的路段,較少人為破壞,比起稜線步道,雖然沒有展望,但多了行走於森林小徑的靜謐氣氛。只是雨中行,少了一分閑適的心情。路上遇見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兩個女兒,還都是小學生,從反方向而來,小朋友雨中行,勇氣可嘉。

泥土徑較為幽緻。


約三十分鐘,山徑向上,又接回南港山稜線步道。我從福壽公園附近左轉進入這條山腰步道,到這裡又接回稜線步道,路程約50分鐘。步道交會處,登山指標寫著往左「拇指山260公尺」,往右「九五峰600公尺」。今天原本想順道登拇指山,因天雨作罷。途中已接到女兒來電,捎來老婆的口訊:「天雨路滑,早點回家」。於是取右行,繞往九五峰的方向。

約六分鐘,抵達南港山南峰。南峰位於步道左側兩、三公尺外的小土丘上,有小徑可抵達,輕鬆可及,但沒有標誌,若不注意時可能會錯過。過南峰,石階先下後上,約六、七分鐘,爬上南港山主峰,有一編號「六九五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然後又先下後上,約兩分鐘,登上九五峰。九五峰是南港山的最高點,海拔375公尺。

南港山九五峰(海拔375公尺)。


接著,走稜線步道下山,十八分鐘,回到福壽公園,然後一路下山,還不到半小時就回到了慈惠堂登山口。今天的行程,來回還不到三小時,只是在南港山小遊而已。雖然天雨,行程又短,但意外遇見一座古老的小土地公廟及一座清代古墓,便有滿載而歸的滿足感。

旅遊日期:2006.03.25 (寫於2006.03.28) 

行旅圖一

行旅圖二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溪.月眉古道.李騰芳古厝
南港山攀岩步道
台北信義區.豹山溪步道
淡基橫斷古道東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