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香港簡訊8則

標籤:

【大紀元7月31日訊】98歲婆婆接平安米不適

慈雲山昨日有盂蘭節的派米活動,一名98歲婆婆在輪候時感到不適,要到醫療站休息。
昨日派米活動在慈雲山雲華街遊樂場舉行,吸引約1千名長者排隊輪候。昨日一清早已有百多名長者輪候,部分早至前晚11點多到來,秩序良好。
主辦單位在早上10時開始派籌,約半小時內就派完,主辦機構4時開始,向已在早上取籌的市民,派發平安米。機構準備了2, 000包平安米,並在現場用鐵馬築成通道維持秩序。主辦機構昨日呼籲長者,為免擠迫,可以在今日才領取平安米。
今年平安米的重量每包只有一公斤,排隊的人比去年少,秩序良好。有長者說,領取平安米只是求意頭,不介意每袋米只有一公斤,較以往少。另外,一名98歲婆婆因為身體不適,需要到醫療站休息。
過去的派平安米活動多次發生意外,民政事務局今年定出新指引,規定派發的平安米不能超過一公斤,亦要提供遮陰的地方。

一男子北果洲墮崖亡

一名51歲男子昨日下午2時許在香港東面的北果洲與60多人攀山遠足觀光時,從20多呎高的山崖墮下重傷昏迷,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將他救起送往東區醫院,送抵醫院時證實死亡。
目擊者說,事發突然,懷疑是岩石風化及連日有雨,以致岩石裂開令死者失足墮崖。

中產反對開徵商品服務稅

由本港專業人士組成的「中產動力」進行調查,上星期訪問了650名中產人士,發現約有一半受訪者,不同意透過寬減薪俸稅或提供差餉減免,來換取開徵新稅。63%不認同政府為了擴闊稅基而開徵商品及服務稅,58%的受訪者表示,引入新稅項對中產不公平。
團體又擔心政府為處理商品及服務稅而大量聘請人手,令公務員體系迅速膨脹。建議政府要求金管局將更多外匯基金收益撥給庫房,並將每年盈利1千萬以上的公司,利得稅增加1%,以及政府加強節流,取代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團體正約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馬時亨表達意見。

工人西環掘電纜被火花灼傷

一名工人昨早上近11時在西環西邊街掘路期間,懷疑掘斷地底電纜,被電纜爆出的火花灼傷眼部不適,由救護車送院治理。掘路現場發出一聲巨響和冒出濃煙,消防派出煙帽隊及開喉戒備。

團體舉辦模擬放榜作好準備

130名家長及學生昨日參加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主辦的模擬會考放榜,接過成績單後,便要為出路做決定,選擇多樣化的升學,包括各專業學院、毅進計劃、副學士課程等,或是就業。即使只是模擬放榜,參與學生的心情仍然緊張。參加活動的家長及學生認為,模擬放榜有助他們為真正的放榜做更好的準備,令他們真正知道實際的程序,體驗子女迎接放榜的心情,分擔放榜帶來的壓力。
主辦單位說,過往會考放榜期間收到的熱線查詢中,35%來自家長,顯示家長亦需要支持和協助。

大專生選科著重實利

一班由大專生負責的調查,在4至5月期間以互聯網訪問了800名大專生,發現有三成人表示,選科並非按個人興趣,而是以公開試成績與及可以獲取學位資格作為考慮因素,接近三成人認為修讀的課程並不適合,當中七成人更對課程欠缺投入感。
負責調查的大專生認為,大專生在選科時忽視個人興趣,會對課程投入不足,他們呼籲中學應加入人生導向的相關課程,學校及家長亦不要只以功利作考慮,協助學生或子女發掘興趣及規劃人生目標。

中電轉用天然氣未加價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阮蘇少湄昨日在接受電台採訪時稱,公司希望天然氣發電比率,由現時的三分一擴大至一半,相應減少燃煤發電,除能降低發電成本,還可減少對空氣污染。即使成本會轉嫁給數百萬個用戶,但攤分20年期收回,估計未來提高電費的壓力並不大。
她指出,擬在龍鼓灘及大鴉洲籌建天然氣接收站,兩個選址的環境評估報告,將於下月會提交政府審批。
阮蘇少湄有信心可以與政府,就08年的兩電管制協議達成共識,但對開放電力市場有保留,她估計未來10多年,內地的電力公司發展未成熟,加上內地對電力供求緊張,所以聯網對本港整體電力供應,可能造成不穩定。
她又澄清,本年初曾經與政府就電力市場未來發展的磋商感到沮喪,但表明沒有打算放棄本港市場。

女童乘扶手電梯夾傷送院

昨日下午2時許,一名穿著涼鞋的9歲女童在觀塘順利邨二期商場乘搭一部連接地下和一樓的扶手電梯時,發生被夾傷腳意外,救護員替她包紮後,再送往聯合醫院急症室治理。意外後商場將電梯暫時關閉,並派人進行檢查。
根據機電工程署紀錄,去年全港有870多宗扶手電梯意外,當中有85%是因為使用不當或不小心所致,呼籲市民使用扶手電梯時,要加倍留神並照顧同行的小童和長者。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唐英年:徵銷售稅不增學費
民主黨遊行反銷售稅
議員憂銷售稅衝擊社會穩定
黃毓民:賢與不肖  高下立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