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揮霍 部分瀕臨破產邊緣

人氣 5
標籤: , ,

【大紀元8月1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八日電)據「中國青年報」一份調查,大陸民眾約百分之八十四認為,現在不少大學的建設存在「面子工程」和「過度消費」問題,有些大學甚至瀕臨破產邊緣。最近中國人民大學三層高的食堂耗資人民幣百萬元安裝兩部「觀光電梯」,更是引來外界一片撻伐聲。

北京「人民大學」食堂一九九七年修建,共有三層,一二層是學生食堂,三層是教職員使用的餐廳。食堂的外牆已經顯得有些陳舊,與之強烈對比的是,食堂南面的牆已經被換成玻璃幕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牆下是一個新修的小廣場,老校長成仿吾的塑像站立其間。

正值午飯時間,到東區食堂買飯的師生絡繹不絕,但半小時內並沒有人乘坐「觀光電梯」。一位男生說:「我們一般都在一層買飯,裝不裝電梯和我們沒甚麼關係。」

對於樓高僅三層的食堂為甚麼要安裝觀光電梯?校方解釋說,因教工餐廳設在三層,安裝電梯主要是為了老年人和身體行動不方便的教師。

這一工程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動工,直到今年八月電梯才開始運行。至於工程造價,該校後勤集團辦公室、運營部等諸多部門並未回覆。

據工程業人士估算,觀光電梯至少人民幣四十萬至五十萬元一部,玻璃幕牆每平方公尺至少一千元,玻璃幕牆造價至少四十五萬元,「面子工程」耗費逾百萬元。

人民大學新聞系一位學生表示:「中區食堂附近哪個樓不比它高,能觀甚麼光?如果學校有錢,為甚麼不用來改善學生宿舍條件,建設學校網路?我覺得這又是形象工程,為了領導視察好看。」

在人民大學的BBS網站上,大多數同學都認為安裝這一觀光電梯「很荒唐」。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一位教授說:「人大老師對此頗有議論,紛指該食堂三層一般是用來宴請校內外專家、領導的,安裝觀光電梯可能就是面子的事兒。」

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顧海兵表示,從這件事兒可以反思中國大學的管理秩序。事實上,不單是學校的基礎建設領域,更多的「面子工程」早已在大學遍地開花。

報導說,中國大學引進海外人才時把兼職硬說成全職;為爭院士「落戶」高校不惜開出天價高薪;為迎接本科評估,全校師生集體造假,大學因豪華校園而負債纍纍,甚至面臨破產;當大學頻發教授弄虛,人才作假;當大學被炮轟,大學精神被公眾質疑時,有關方面是否該反思:這樣的面子要不要爭?

中國公辦大學盲目貸款 隨時可能破產

(中央社台北十八日電)中國審計署近期公佈的對中國農業銀行二零零四年度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顯示,中國大學貸款信貸業務存在潛在風險。當大學生徜徉在校園時,不知身處的大學可能已經破產。

香港「成報」報導,一年前,當時任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的張保慶在做客「人民網」時透露:「現在全國有少數大學的貸款額度已經達到警戒線。」這句話的潛在意義就是:少數大學已處於財務危機邊緣,往前跨一步就是破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去年底發佈的社會藍皮書「二零零六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目前中國公辦大學向銀行貸款大致是人民幣一千五百億元至兩千億元,有些高校貸款高達十億元至二十億元,一些大學已經連利息都付不出來。

報導說,東南沿海有一所大學,面臨還貸高峰期,已無還貸能力,在地方政府調解下,以「置換」方式轉到另外一所大學門下,改換門庭。嚴格按照財務制度核算,這兩所大學已經破產。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中央停止對國企撥款,銀行對國企的貸款「非常慷慨」,最終成為國家財政巨大包袱。若貸款風險高度集中,大學把銀行貸款當成了擴大規模,渡過難關的「提款機」,勢必使大學走上盲目貸款,到財務危機,到不良貸款,到變成財政負擔的國企老路,甚至引發金融危機。

報導指出,作為最終責任人的政府,加強對大學貸款的監控,合理控制大學貸款的規模,降低銀行風險,避免大學重走國企舊路已是當務之急。

相關新聞
神六上天乃打腫臉充胖子
李家同:回流教育要有所準備
英破產人數大增  Q1較去年同期增73.4%
自由天使:是誰破壞了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