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品格教育聯盟呼籲全民監督政治人物的品格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六日電)「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今天主辦「從價值錯亂、品格低下談品格教育應走的方向」研討會,會中呼籲人們加入品格教育推動聯盟,共同倡導品格教育,並呼籲全民共同監督政治人物的「品格」,用選票抵制「品格」不佳的公眾人物,以還給下一代乾淨健康的成長空間。

千代、實踐家政、味全等文教基金會與實踐大學、教改總體檢論壇等單位發起組成「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七月起陸續舉辦有關品格教育的座談或問卷發表會,今天是第三場,由千代基金會董事長樊楚才、實踐家政基金會董事長林澄枝共同主持。

台灣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實踐大學校長張光正參與研討引言指出,台灣社會面臨「道德危機」,政治人物品格低下,民眾失去教養,令人憂心忡忡。

他們引述千代基金會七月公佈的品格大調查結果指出,六年來社會大眾品格沈淪最厲害的是誠信、仁慈、廉潔和羞恥心,最需重振的是誠信、廉潔和公德心。

張光正說,當前社會亂象包括違法脫序、暴力衝突、價值低落、功利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盛行,社會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教育界也把標準愈放愈低,教育工作者很多人非常有挫折感,也非常鬱卒。

吳武典指出,大家應該反思,我們的教育是否只要求孩子有性格而忽略品格、有個性卻沒群性,但民主社會強調尊重個性尊嚴,也要尊重別人,至於倫理道德如積極的孝順與助人,消極的不說謊、不貪財等,在任何時代與社會都沒有理由放棄,至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須以「不妨害別人」為前提才有意義。

吳武典說,教育投資偏重在知識領域,值得商榷,若觀念與政策不改,將只造就有學力、沒實力、有知識、沒見識、有性格、沒品格的「次級人才」,今日雖輝煌,明日將暗淡,即使僥倖獲得大位,也會被人看輕。 因此,吳武典強調,台灣社會真正需要重建誠信和仁慈的基本價值,透過參與奉獻、信守承諾、實踐力行,才可說是與道德為伍,像慈濟功德會志工、「張老師」輔導團隊和一些慈善團體與個人,是台灣社會的中流砥柱,也是好榜樣。他呼籲居高位的人要做個好榜樣,教師也不要忘記自己也是重要的榜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