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應正視中國飛彈威脅台灣的事實

標籤:

【大紀元9月1日訊】新罕布什爾州「肯恩信使報」(Keene Sentinel)於8月30日刊登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鄭文燦專文,呼籲國際社會應正視中國飛彈威脅台灣的事實,同時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台灣海峽局勢惡化及威脅到東亞區域和平與安定。

按「肯恩信使報」為新州西南部重要報紙,連續發行迄今已逾200年,係美國歷史創刊最悠久的報紙之一。

鄭文燦局長獲刊專文中文全文如下:
北韓於7月初試射飛彈之舉引發東亞國家的擔憂。聯合國安理會迅通過1695號決議案制裁北韓在在顯示任何威脅區域穩定及安全之挑釁,將得到國際社會無異議且立即的回應。然而,台灣海峽長期存在的飛彈威脅卻遭全球漠視。
10年前,台灣於即將舉行首次民選總統的前夕,中國對台灣海峽試射多枚飛彈,企圖恫嚇台灣選民。自此,中國持續增加對台軍事威脅。目前共黨中國部署逾800枚飛彈脅迫台灣,每年並增加80至100枚。雖然台灣民主在近10年來能夠從中國軍事恫嚇的陰影下生存,國際社會仍應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當前台灣海峽的安全局勢惡化,進而危及台灣努力掙來的民主制度。

中國的軍事花費連續17年以2位數之成長。中國軍備外速發展已使區域軍力失衡,此不僅對台灣海峽之安全有重大影響,對整個亞太區域亦是一大挑戰。中國的軍事擴張及霸權野心已加劇亞太國家的憂慮。

既然亞太區域內並無與中國軍事相抗衡的國家,中國為何持續以飛快速度發展軍備?由於中國始終不願鬆口放棄以「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海峽兩岸的問題,台灣更有充份的理由憂心中國的軍事擴張。

軍事透明化乃是國家間建立互信的重要基礎,此亦可減少國家間因錯誤認知與估算而造成不必要的衝突與戰爭。因此,台灣政府提議兩岸建構「信心建立機制」(confidence-building mechanisms),以增加兩岸互信,並減少雙方誤解。然而台灣的訴求目前並未得到北京的回應。

更為甚者,北京持續採取「信心減縮措施」(confidence-reducing measures),例如進行攻台軍事演習,並發動外交攻勢以企圖在國際舞台孤立台灣。中國這種不必要且多方挑釁的行為,使台灣人民長期處於焦慮之中,並嚴重威脅區域的和平與安定。

北京企圖激化台灣人民不安全感之隱藏意圖其實至為明顯:中國欲透過「悄然擴張」(creeping annexation)的策略迫使台灣接受其統一的終極目標。鑒於台海兩岸軍力的持續失衡及中國毫不留情的壓迫已然損及台灣的國際支持網絡,許多觀察家擔憂和平對話解決兩岸爭端之契機恐將急速消失。令人遺憾的是,此演變並未在國際間引起太多的關注。

中國的恫嚇除危害國際和平與安全之外,並嚴重侵害台灣人民的基本自由。中國政府要求旅居中國的台商們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即便當他們返回自由民主的台灣時,都被迫隱藏政治立場或宗教信仰;此外,並逼迫台商們採取自我審查制度、不准在媒體上刊登批評中國的廣告、並要求他們留意往來人士。

簡言之,台海議題對鄰近國家的安全及普世價值的實踐皆有至深影響。為了努力維護東亞區域的和平與安定,並保護民主及人權,國際社會與聯合國應採取預防及建設性的措施,以便處理台海間急速上升的緊張情勢。首要之務即是鼓勵區域內的國家積極參與對話、提升軍事的公開及透明度,並建立彼此間的互信。維護全球安全並力促人權自由是聯合國在21世紀的主要任務。聯合國若能移除危及台海和平安全的威脅,將是實現此目標的有力明證。為求東亞和平穩定,尚需各個組織、各國政府以及個人善盡其能,力促台灣海峽兩岸的對話並建構「信心建立機制」。(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陸委會:中國飛彈威脅 台灣應加強反飛彈能力
318大遊行 部分客家社團響應
台海危機十週年  丁渝洲:政府當年處理得宜
羅致政:北韓試射飛彈  美日更體會台灣感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