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仍然堅決反對自治省柯索伏獨立

【大紀元9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一九九零年代末期由於南斯拉夫軍隊鎮壓當地居民的獨立運動而成為國際矚目焦點的自治省柯索伏,仍在尋求脫離前南斯拉夫六個加盟共和國中僅存的塞爾維亞,但是有關柯索伏未來地位的談判,出現進展的希望愈來愈渺茫。

在極權共黨領袖狄托的統治下,一九四五年成立的南斯拉夫壓抑了族裔間的緊張關係。但是在狄托一九八零年去世十年之後,南斯拉夫在塞爾維亞民族主義領袖米洛塞維奇執政下開始分崩離析。

先是斯洛維尼亞與馬其頓相當平和的脫離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與波士尼亞接著在激烈的戰鬥後獨立,最後蒙特內哥羅在今年五月舉行公民投票,決定結束與塞爾維亞合組的聯邦。

前南斯拉夫至此只剩下塞爾維亞,但是一九七四年由南斯拉夫憲法賦予自治省地位的柯索伏也要求獨立。

自南斯拉夫建國以來,塞爾維亞人與阿爾巴尼亞裔就一直在爭奪柯索伏的控制權。塞爾維亞人後來雖然只占當地人口的大約百分之十,柯索伏卻是他們心目中的文化、宗教與國家認同搖籃。

在狄托去世後的一九八零年代,柯索伏要求獨立的呼聲即日漸高漲,塞爾維亞人則不斷抱怨受到阿爾巴尼亞裔的迫害。

身為塞爾維亞共黨第二號頭目的米洛塞維奇在一九八七年奉派到柯索伏時,藉機在一次電視轉播的即席演說中向塞爾維亞示威者保證:「沒有人敢再打你們!」這讓他在南斯拉夫一夜之間成名。

在兩年後出任南斯拉夫總統時,米洛塞維奇著手剝奪柯索伏的自治權,塞爾維亞民族主義也應運而生。

雖然阿爾巴尼亞裔領袖已在一九九一年片面宣布獨立,但幾年的消極抵抗運動既未讓柯索伏獨立,甚至也未恢復自治省的地位。

進行反叛的柯索伏解放軍在一九九零年代中期開始加強攻擊塞爾維亞目標。阿爾巴尼亞裔在一九九八年夏天發動反抗塞爾維亞統治的群眾抗議時,米洛塞維奇增派軍警前往平亂。

國際社會在一九九九年初試圖促成結束此一危機的協議,阿爾巴尼亞裔勉強接受自治計畫,但是米洛塞維奇悍然拒絕,並繼續迫害阿爾巴尼亞裔。這導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三月開始空襲塞爾維亞目標。

在此同時,塞爾維亞部隊對阿爾巴尼亞裔展開種族淨化行動,迫使幾十萬人逃往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和蒙特內哥羅避難。根據海牙國際刑事法庭的說法,調查人員在當地發現至少兩千具屍體。

在北約組織連續轟炸十一週後,米洛塞維奇被迫撤回軍警,大約七十五萬阿爾巴尼亞裔難民返回家園,約占柯索伏塞爾維亞居民半數的大約十萬人則逃離當地。

聯合國自此接管柯索伏,並設立由北約部隊負責的柯索伏和平執行武力,直到有關柯索伏是應當獨立或回歸塞爾維亞統治的問題達成協議為止。

米洛塞維奇也在一九九九年成為海牙國際刑事法庭起訴的第一位國家元首。國際法庭自二零零二年二月開始以種族滅絕和侵害人類的罪名審判米洛塞維奇,到今年三月他死在獄中時,辯方還在繼續進行答辯。

塞爾維亞與阿爾巴尼亞裔領袖在二零零三年十月進行首次直接談判,聯合國也在十二月訂出二零零五年進行柯索伏最終地位談判的條件。

在有關建立民主政府基礎進展的一份報告提出後,聯合國決定在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主辦柯索伏未來地位談判,不過此一談判一直拖到今年二月才展開。

新任柯索伏總理塞古在三月宣誓就職時,保證維護少數塞爾維亞人的權利,但是他預期柯索伏會完全脫離塞爾維亞獨立。

然而,塞爾維亞外交部長德瑞斯柯維奇強調,塞爾維亞絕不會接受柯索伏完全獨立。他說,這種結果對塞爾維亞將是一種羞辱、對整個歐洲都是危險的。

塞爾維亞總理柯斯杜尼查在六月下旬訪問柯索伏時指出,柯索伏將永遠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貝爾格勒也會在聯合國主辦的柯索伏未來地位談判中保障當地塞爾維亞人的權益。

塞爾維亞與柯索伏總統及總理七月二十四日在維也納就有關柯索伏的未來地位舉行首次高層談判,雙方各自表述而未能達成突破,但是同意未來談判的時間表。

柯斯杜尼查上週甚至告訴國會,柯索伏目前是塞爾維亞一部分的地位應由新憲法明文規定,再經由公民投票通過,傳達塞爾維亞不會接受柯索伏獨立的訊息。

聯合國特使羅安因而指出,塞爾維亞人與阿爾巴尼亞裔的談判「可以再進行十年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相關新聞
ATP猶馬格網賽  瑞士瓦林卡首次摘冠
塞爾維亞男子什麼都吞  肚子裡活像小五金店
狄曼提娃 打敗酷暑洛網封后
美國宣佈與蒙特內哥羅建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