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多倫多暢談新作“夜宴”

拍歷史片挑戰自我 電影取材只看好玩不好玩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佳多倫多報導)在31界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忙於宣傳投資1億6千萬人民幣影片「夜宴」的中國頂尖級導演馮小剛表示,轉型製作歷史大片是為嚐試新領域,挑戰自我,並講述自己多年拍片心得:隨性強, 電影素材取決於好玩不好玩。

挑戰自我 嚐試新領域

馮小剛過去所拍的電影都是離現實生活比較近,但他稱自己又把生活遊戲話了,比如「甲方和乙方」、「大腕」等多部作品,而這種遊戲感電影的創作想法和經歷,在經過幾年的反復釋放後,他感到已經開始缺乏激情了。但同時又有另外一種情懷在激進能量。

「剛好有這樣一家製片公司問我對拍大型歷史影片有沒有興趣,這正好切合了我想做嚐試的願望」馮小剛表示:「我認為我甚麼都能拍, 但是我不能靠說來證明這一點, 所以我要去實踐,可能嚐試完這種類型以後, 還會去嚐試別的。我不是那種觀眾喜歡哪種類型的電影,我就包著那個不放的,而是應該不斷的去挑戰自己不知道的一些方面。」

商業與藝術的平衡

在「夜宴」的拍攝中能把握好商業和藝術的平衡,使兩者結合一起而又不產生互相的排異對馮小剛來說是個挑戰。同時他表示:「我最覺的最驕傲的地方也就是在這方面,商業和娛樂做的比較成功」,馮舉例說,影片中竹林裡的一場大屠殺,看上去他是個屠殺,但更像是個歌劇。 如果拍的太血腥就沒有藝術感,但是拍的太藝術的話,它又不震撼。

對於很多觀眾反映,「夜宴」雖然在大製作的華麗場面中,給觀眾在視覺和感性上的震撼,但內容卻顯的蒼白缺乏回味性時,馮小剛告訴記者, 9月14號在中國「夜宴」的首影日已經突破了一千二百萬的票房,創了全中國的記錄,並情緒激動的訓斥網民評論「夜宴」是一部歐洲的宮廷片,沒有中國的內容,這是一種無知,因為夜宴的內容和場景佈置都是有考證的。

馮小剛稱:「我希望這個電影是有一個討論的,有看法很不一樣的觀眾,我想瞭解他們的看法,但我不一定認同,最終檢驗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是這個電影的口碑所傳出後創造的票房率。」

電影取材 好玩不好玩

馮小剛認為:「藝術只是一種娛樂,大家喜歡看就來,不喜歡看就走, 只有從這種角度去理解藝術在中國我們的日子才好過」,他表示,如果同意電影藝術有導向作用的話,是可怕的,電影審核中就會有很多的限制,如「天下無賊」也通過不了,因為是在講賊。大家可能會去學他。可是生活裡那有那麼多積極向上的東西。

「我在電影取材時 取決與好玩不好玩」。馮小剛說:比如「手機」有人用手機通話,但是很多人利用手機在說慌, 這個比較好玩。馮稱自己是個很感性的人,做電影追求的是隨性。看到甚麼東西自己有興趣就去做,一般沒有甚麼計劃。

馮稱,更多形而上學的東西對拍電影是無益的, 大家思考更多的還是形而下的東西, 一部電影是由行而下的東西,一步一步鮮活的細節構成的。中國電影不好看,就是很多導演先從行而上開始: 這是一個甚麼樣的主題,怎樣思考人類的命運等等, 馮覺得當人進入到這樣一個荒誕的思路時,你每天的工作就會不斷的給這個電影加一頂一頂的帽子,帶在電影的頭上,但下面的東西是沒有的,最後就變成人們都離開了中國的電影院。馮稱,其實觀眾不需要這些,觀眾裡很多聰明的人,他們都知道怎麼生活。

互聯網上近日對《夜宴》評論沸沸洋洋,批評多于讚揚,有人說馮小剛想和張藝謀拼拿國際大獎,迎合西方觀眾口味。有說近年中國大片一味大製作、大導演、大明星、大宣傳,唯獨沒有大劇本之說,電影體裁缺乏內涵及引人入勝的情節。

中新評論稱:儘管觀眾進影院為票房做了貢獻,大家記住的還是《甲方乙方》、《不見不散》、等那些「馮氏招牌」電影。就像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為投資方掙了再多錢,張藝謀的代表作還是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子怡盼情人 悄悄下跪求婚
組圖二:馮小剛率章子怡 周迅等赴台宣傳《夜宴》
公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台外交部:不排除
中國影星來台宣傳  陸委會:限制放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