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運惡性競爭 一天倒貼一輛寶馬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22日訊】上海是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的海運港口,上海至日本航線在幾年前即成了國際海運市場競爭的主戰場之一,今年以來更出現「負運價」的惡性競爭,分析人士認為,長期的負運價無異於自殺。

據央視報導,現在有8大航運公司在上海至日本航線上展開了激烈競爭,競爭的主要手段就是競相壓價,看誰比誰低。「零運價」早在3年前就被突破了,今年的競爭更是勢頭兇猛,出現了「負運費」,就是運貨到日本不要錢,還倒貼。

山東煙台國際海運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張萍說,我們現在運一個小集裝箱要虧210美元,大集裝箱每個虧420美元。根據輪船公司粗算,如果按每箱虧200多美元計算,每週3800箱的話,要賠76萬美元。張萍說,這意味著一天要賠10萬美金,那就是一輛寶馬。

另據上海商報報導,日本上海下關輪渡株式會社從9月5日起全面終止上海至日本下關航線的經營業務,原本每星期掛靠上海港高陽路碼頭的班輪「理想之國2號」(UTOPIA2)已從該碼頭消失。這是今年以來告別上海航運市場的第一家國際班輪公司,其直接起因是中日航線惡性競爭致使運價崩潰。

上海下關輪渡株式會社此次終止上海至日本航線營運並退出上海市場,就是覺得上海口岸市場的殺價競爭過於慘烈,非理性競爭導致營運效益嚴重下滑,而且短期內看不到結束這種狀態的希望。

分析人士認為,中日航線屬於近洋航線,航程較短運營費用較低廉,跨國巨頭一般不看在眼裡,經營者主要是中國國內船公司,由於這些公司數量眾多,運力相對於貨量容易過剩,因此隨時可能掀起激烈競爭,一些公司為了避免空艙,寧可倒貼費用,希望通過取悅客戶實現長期拉攏。

據調查,上海至日本航線的運價在300~400美元水平比較合理,因此長時間的「零運價」和「負運價」被航運界視為自殺。

有海運業者說,惡性競爭的結果是沒有贏家,即使打到負200美金,市場還是那麼大,最後蒙受重大損失的是整個行業。

據瞭解,面對越演越烈的惡性競爭,各家公司也曾經嘗試過協調行動,2005年夏由上海船東協會牽頭,上海各公司曾開過協調會並達成提價協議。為防止有人偷著降價,當時還每家收取保證金。但業內人士介紹,這個協議最終沒有得到真正執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熱火隊的奧尼爾見姚明父母 贊明郅組合很強(組圖)
前洛杉磯機場專員被控接受長榮海運行賄
長榮:僅約聘美市府官員任顧問 未行賄
北韓改變飛彈出售模式 逃避攔截查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