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巴宰耆老教母语 奉献余生等无人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台北报导〕“原住民语言在急诊室,各族群此刻仅依靠着呼吸器维持生命迹象!”台湾原住民学学者、部落耆老千辛万苦编辑出涵括四十种方言的原住民族语言教材,却遭遇到唯一能讲族语的耆老“在教堂等着上天堂,等不到学生…”的落寞景况。

92岁国宝 助编教材

“巴宰族只剩下潘金玉一个人会讲巴宰话,编辑教材的四年间,她不断与我们对话、教我们正确的巴宰话,还自己搭计程车从台中到埔里教了二十几名种籽老师。今天她已经九十二岁,骨质疏松症愈来愈严重、进了医院,子女拒绝再让我们见她…”。

为了编辑台湾第一套涵括四十种方言的原住民族语言教材,台湾教育部委托政大、邀集国内原住民学或部落耆老担任委员,期望挽救濒临灭绝的台湾原始语言。

11位耆老 来不及传承

但因为各族群已经没有多少人会讲母语,编辑委员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四年编辑过程,竟有多达十一名原住民耆老等不及见证出版的那一刻即凋零,临走前挂念的,还是族语传承的使命未达。

巴宰族语主编赖贯一昨天激动的表示:“原本我的母语在二十世纪末就要绝迹,因为有了这套教材有机会再延续。巴宰族人过去使用巴宰语和噶哈巫语,但现在巴宰语只剩一个人会讲,噶哈巫语也只剩一家三姊妹会讲。”

赖贯一说,当初硬着头皮接下这份艰钜的工作,三年多来负责编两种语言、十八阶,现在的他不只会说母语,还意外采集到大量一百多年前古巴宰歌谣,准备出书,这是第一次有巴宰族人自己诠释自己的歌谣。

但是赖贯一最难过的是,千辛万苦,教材编好了,地方教育局却说全县没有一名巴宰族学童,“唯一能教巴宰话的耆老在教会等上天堂,却等不到学生啊。”

同样面临萎缩危机的邹族语言主编孔岳中说,南邹语只剩下五个人会讲,他经常拔山涉水奔走部落一下午向耆老求证,只为正确编写出一句话的语汇。只是,有许多族人的父母不认同自己的族群,政府也无法精确掌握各族群的人口数,同样面临教材编好了,却找不到学生的窘境。

没有文字 没有灵魂

孔岳中感慨,没有文字的民族是悲哀的,因为当一切都消失以后,所有生活过、爱过、歌唱过、哭泣过、欢笑过的故事,再也没有痕迹,再也没有人可以了解整个民族的记忆。

——————————————————————————–

囊括12族 40种语言 原住民语言教材出版

〔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台北报导〕历时四年、动员近四百人编辑的“原住民族语言教材”昨天出版,这部教材以国家认定的十二个原住民族,及唯一还保有族语的平埔族─巴宰族人,所使用的共计四十种语言各编成册,台湾的原住民小朋友从这学期开始,就有“原汁原味”的母语课本可读。

台湾教育部及原委会委托政大编纂的“原住民族语言教材”已完成三百六十册,将发放至国中小学做为教材之用。(自由时报记者鹿俊为摄)

台湾原民会副主委夷将‧拔路儿欣喜表示,原住民从日本时代用日本书上课、国民党执政用汉人书,好不容易等到今天,原住民才能够穿着自己的传统服饰、翻阅耆老们编写的母语书上课。

夷将‧拔路儿强调,这部教材的出版,可说开启一百年台湾原住民教育的历史新页,四十种即将消逝的族语,透过“罗马拼音”记录下来,变成了文字获得传承。

“原住民族语言教材”委托政治大学“原住民族语言教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高达三百九十六名编辑委员,包括头目、牧师、农夫、老师、公务人员等,年纪最大的编辑委员是九十二岁、巴宰族阿嬷潘金玉。

原住民族因为各据山头,即使同一族群也发展出不同的方言,如阿美语就有五种。这套教材共编了四十种话,每一种教材分为九阶,总计三百六十册。昨天先出版一至三阶,已发放至各校。

政大教授林修澈说,教材着重生动活泼,插画里族人的头饰、服饰、生活器物、文化习俗都经过精确考证。

该中心并已建制“族语教室”及“有声读本”,由耆老们和小朋友一起录下四十种话的课本内容,查询网址为http://www.alcd.nccu.edu.tw。

国教司长潘文忠强调,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非常重视原住民族乡土教学,已宣布即使一所学校只剩一名原住民小朋友,“一对一教学也要开”,台湾教育部今年已增编二千多万元补助原住民族语师资钟点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