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探訪阿郎壹古道 報名人數爆滿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十一日電)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探訪阿郎壹古道活動,第一梯次二十日的活動,消息一出,立刻湧進四百多人報名,由於限額三十六名,墾管處只好二十七日再舉辦第二梯次,又是不到一天就爆滿,這條台灣本島公路唯一缺口的古道,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阿郎壹古道是環島公路本島唯一的缺口,是昔日原住民打獵、平埔族遷徙的道路,古道在清光緒初年施設,又稱「瑯嶠卑南古道」,從屏東縣牡丹鄉到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在二次大戰時,日本人把古道炸斷,因此,古道從旭海到南田,只剩殘餘路基,在旭海觀音鼻要爬過岬角才能越過至南田。

阿郎壹古道是台二十六線的規劃道路,二00三年完成環境影響評估,二00四年進行細部計畫設計,計畫在塔瓦溪口至牡丹鼻山之間,開闢隧道,朝生態旅遊路線發展,以完成台灣環島公路系統,二00五年,交通部積極推動台二十六線施工,台東縣南田段去年初發包。

不過,遭到環保團體強力的抗議後曾停工,環保團體認為,這條古道是台灣唯一椰子蟹的棲息地、綠蠵龜產卵地,南田段海岸只要海浪一打,海灘的石頭就會互相撞擊發出打鼓的聲音,整條古道海岸的岩石和景緻之美,只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但是只要公路一過,所有的生態將會被破壞。

屏東縣教師保育聯盟成員洪輝祥表示,台灣唯一僅見的南田石景象,原來在南迴公路也看得到,但南迴公路一開通後,這種景象就不見了,目前,就只剩古道看得到,公路一打通,也宣告南田石的自然景像從此從台灣消失。

不過,由於台東縣地方要求施工的聲浪大,交通部將路線從海岸線往內挪移,仍繼續台東縣的施工,環保團體認為,即便路線往內移,仍會破壞台灣最後一塊淨土的生態。

由於交通部打通台二十六線的政策未變,在公路打通後,古道的生態和優美的景緻將會丕變,墾管處於是舉辦探訪古道的活動,古道從屏東旭海到台東南田這一段只能步行,一趟就要五個小時。

由於環保團體在網路上圖文並茂的介紹阿郎壹古道,也讓阿郎壹古道受到民眾的關注,墾管處沒想到探訪古道活動的消息一出,竟然會報名爆滿,為了不讓民眾失望,只好再辦第二梯次二十七日的活動。

雖然仍有許多人向隅,但墾管處表示,墾管處要辦的活動很多,短期內應該不會再辦。

墾管處這次辦探訪古道活動,主要是希望在公路打通前,讓民眾能探訪台灣這塊最後淨土,這裡是台灣唯一沒被破壞的海岸林,了解台灣生態的生命力,也緬懷先人歷史,一名墾管處員工私下透露,他們也很希望在更多人參訪古道後,看看能不能將古道保留下來,不要開闢公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