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腐侵蝕了巴西人民福祉與國家發展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特稿)瑞士帥奇表(Swatch)董事長海耶克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底在日內瓦亞米茄表行開幕式的致詞中抨擊巴西總統魯拉,指稱巴西政府的貪腐與官僚化,是阻礙帥奇表重返巴西投資的最大壁壘。

帥奇表曾經在巴西北部瑪瑙斯設廠,但因官僚制度與作業困難,二零零二年就將資金撤離巴西,並且針對集團認為不合理的賦稅展開多項司法訴訟。海耶克抱怨,在巴西做生意不容易,什麼都得用錢疏通才能解決。他堅決地說,假如一定得與貪官汙吏打交道,他們寧可放棄巴西。

瑞士名表董事長一語道破,巴西在政治與經濟範圍遇到的雙重阻礙都是「貪汙」,因為政治的貪腐,直接影響到國家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據「國際透明組織」指出,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區貪汙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在全球一百四十六個受調查國家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十九。巴西官方調查也指出,全國五千五百六十座城市中,百分之八十五都遭受貪汙荼毒。二零零六年的選舉,很多涉嫌參與「血吸蟲」或「大月費」等貪汙機制的國會議員,與巴西總統魯拉一樣順利連任成功。這樣的結果,難道證明了巴西人真的一點都不在乎貪汙?

據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飛哈斯(ClaudioFerraz)與洛杉磯加州大學研究員菲南(FredericoFinan)的博士論文指出,了解事實真相的巴西選民,的確都排斥涉嫌貪汙的政客,而選擇誠實的候選人,問題在於知情的人只占選民中的少數,所以類似前聖保羅市長馬魯夫(Paulo Maluf)和前總統柯樂(FernandoCollor)這樣的黑金政治代表人物,仍然可以高票分別當選眾議員與參議員。

魯拉第一任政府的一系列貪汙醜聞,爆發於二零零四年二月十三日,巴西「時代週刊」封面故事披露前總統府文官廳長紀謝吾的助理華多米洛向里約動物彩票組頭卡力尤斯索取黑錢。紀謝吾被魯拉稱為政府團隊司令,他捲入此事件,在國內外媒體激起軒然大波。

二零零五年六月,前眾議員傑佛遜涉嫌指揮郵局內部一項貪汙機制,而接受「聖保羅頁報」專訪時另爆出「大月費機制」。傑佛遜指控工黨領導階層每月付給友黨議員巴西幣三萬元(約一萬四千美元),讓他們投票支持政府提出的法案。巴西國會因此設立三個真相調查委員會,紀謝吾與時任通訊部長的具志堅黯然下台,工黨中央黨部主席傑諾伊諾、黨司庫戴魯標與黨書記貝雷拉也被牽連,數十位政府高官遭撤職,四名政府派議員也為逃避罷黜命運而自動請辭。

與此同時,負責二零零二年魯拉競選總統宣傳工作的廣告大師梅東沙,也因使用「二號錢櫃」(指未實報的款項)被揭穿,他在接受真調會約談時,坦承在國外接獲工黨給付四百萬美元的報酬。真調會的調查工作結束後,共和國總檢察官蘇沙決定以結黨營私罪名起訴紀謝吾等四十人。

前巴西財政部長巴洛西原本與這些檢舉無關,卻也因被指非法公開長工福蘭西紐多的銀行資料,在二零零六年初下台。福蘭西紐多爆料巴洛西經常出入首都巴西利亞某豪宅,與他在擔任聖保羅州內地城市黑貝龍市長期間的幾位助理在裡面瓜分黑錢,並召妓狂歡。

二零零六年五月,巴西聯邦警察瓦解了「血吸蟲機制」,牽連到衛生部與九十位國會議員,他們涉嫌與Planam公司達成協議,申請國家經費購買救護車和醫院設備,從中牟取暴利。這件弊案也讓前工黨籍衛生部長柯斯達的仕途大受影響。

巴西總統魯拉對工黨政府成員牽涉到的醜聞,一概搖頭說不知情,強調自己是遭人背叛。雖然其聲望曾一度滑至谷底,但之後又靠在窮人之間推行「家庭補助款計畫」而鹹魚翻生。反對黨指稱,魯拉政府用錢收買國會議員與分發補助款給窮人的行為與目的,根本是一樣的。

二零零六年十月總統大選前夕,又爆發「維多因黑資料」事件,Planam公司老闆維多因與魯拉的親信被抓到,以巴西幣一百七十五萬元交易一份不利反對黨候選人的黑資料,工黨中央黨部主席暨魯拉競選團總指揮貝佐尼因此事件被迫辭職,總統大選也峰迴路轉進入第二輪。雖然最後魯拉還是連任成功,但在巴西政壇造成的危機,相信不會那麼容易平息。

政治學家亞布朗契斯(Sergio Abranches)說,當魯拉總統表現出對一切都無所謂,甚至說出「民主不是只靠乾淨的東西建立起來,二號錢櫃一向都存在」的話時,根本是利用國家的象徵力在扭曲民主;為了保住權勢地位,工黨可以不擇手段,而這一點也可以說是工會主義延伸出來的弊端。

資深工會顧問辛謝多(Wagner Cinchetto)指出,工黨人士已習慣魯拉的那一套,認為「有錢萬事通」,所以才會搞出大月費、二號錢櫃、購買黑資料等事件。辛謝多認為,姑且不去研究魯拉總統到底知不知情,只要工會人士繼續留在總統府高原宮內參政,類似事件就會層出不窮。

辛謝多曾經在隸屬工黨的「勞工唯一中心」服務近二十年,深知工會裡面的黑暗。據他說,工會的領導層負責管理龐大的經費,但完全沒有人稽查。他們也不參加理監事的選舉,所有人選都用買票的方式內定,若有人反抗,就派手下將他幹掉。工黨掌權後,將工會的這一套搬進高原宮,將國家當成工會在管理,結果就演變成今天的模樣。

拉美輿論機構「Latinobaro- metro」主任、智利經濟學家瑪爾妲(Marta Lagos)說,巴西和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的低收入選民已經習慣了存在貪汙的政治體制,所以不認為這是罪大惡極的事;不過,他們並不是認同貪汙,只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他們還是相信魯拉可以較另一位候選人替窮人多做一些事。

瑪爾妲說,民主不是從天而降的,在拉丁美洲,它更是從「經驗」而非「理論」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一名政客要想站得住腳,就得有所作為,而這正是魯拉占優勢的地方。他先是在第一任期初推出「零饑餓計畫」,接下來又擴大「家庭補助款計畫」,不管這些措施是否有從根本改善巴西人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第一次有人在巴西成功地將這些訊息傳遞給普羅大眾;對他們來說,這就足以抵銷魯拉可能犯下的任何錯誤。

那麼貪汙呢?聖保羅金邊州立大學德國籍政治學客座教授史貝克(Bruno Wilheim Speck)以國際觀察家的眼光看待這一切,做出較中肯的評估。他認為,貪汙有其文化根源與經濟因素,但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主要就是因為稽查與控制政府單位的機制有缺失。

巴西要想打擊貪汙,就得加強改善各項監督機制,而社會大眾更應該積極參與;因為愈多人監督公務員的行事,發生貪汙的機會就愈小。此外,工黨政府也必須將政黨與國家的利益劃分清楚,提高執政的透明度,才可能在第二任期吸引像帥奇表這樣的國際企業重返巴西投資,開創幫助國內經濟快速成長的利基。

相關新聞
中共黨刊:官員腐敗呈群蛀現象
毓民特區:貪腐問題困擾兩岸
支聯會絕食聲援國內維權者
金波:台灣需要新思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