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國大陸金融改革發展面臨三大難題

【大紀元1月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日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目前面臨不少困難,其中包括銀行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尚需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的結構與運作機制還不能適應市場需要等三大難題。

新華社今天報導,周小川受中國國務院委託,近日向中國人大常委會報告關於近年來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有關工作情況。

他說,當前中國經濟增長較快,金融在優化社會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又好又快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但是,周小川說,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其中包括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

他說,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目前取得的成效仍屬於初步的、階段性的。從銀行內部看,三家改制銀行的公司治理尚需規範,經營機制轉換不徹底。

周小川說,首先是銀行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尚需進一步完善,在各級分支機構的貫徹落實尚不到位﹔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缺乏與員工總量過大的矛盾並存,創新不足,同質化、低水平競爭現象比較突出。

從銀行外部環境看,他說,國有商業銀行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有可能增加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法制建設尚待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剛剛起步。

周小川說,其次是農村金融體系的結構與運作機制還不適應市場需要。目前農村金融體系的結構與運作機制還存在缺陷,與解決三農問題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還有差距。

他說,農村信用社仍然存在經營粗放、管理薄弱、盈利能力較低、人員素質較差、風險較大等問題。同時,改革中還出現了少數地區省級聯社定位不準,導致農村信用社信貸、資金等決策權上移問題。

周小川指出,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高、經營效益低,支持三農的商業金融主體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

周小川進一步指出,中國的農村資金仍然存在外流現象,政策性支農貸款風險補償、分擔和轉移機制不完善,農村擔保機制不健全,農業保險尚未發展。適應農民生產與生活需求的金融產品與金融組織創新不夠,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另外,他說,中國的金融宏觀調控面臨的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中國的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對金融宏觀調控形成較大壓力,消費率過低已成為影響經濟協調平穩發展的突出問題。

周小川還說,中國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導致的貨幣政策自主性下降。還有金融市場發展不平衡,金融市場體系不健全,導致金融運行的市場基礎不穩固,直接融資比例低,資源配置效率不高,貨幣政策傳導不暢。

相關新聞
移民署明掛牌成立 加強對外籍及大陸配偶照顧
大陸民眾問侯李洪志先生節日愉快
法輪功創始人刊文回謝世界各地的問候
【2006回顧】中國大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