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年度好展 2/9妮基的異想世界登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7日訊】(據中廣新聞/李書璇報導)被封為「女梵谷」的法國藝術家妮基,以體態肥美豐腴、色彩艷麗的龐然肥女雕塑「娜娜」系列名揚全球,現在她的代表作即將來台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這個史博館向法國尼斯現代與當代美術館借件舉行的特展,將把妮基一生多采多姿的創作內容完整呈現,備受各界期待。

國立歷史博物館將從2月9號起推出相當受到矚目的「妮基的異想世界」特展,妮基.德.桑法勒是20世紀最受歡迎的法國藝術家之一,她的創造力涵蓋了繪畫、雕塑、建築、設計與戲劇等藝術範疇,更拓展了大眾的美學視野與幻想空間,而她的一生更充滿戲劇性,妮基生於1930年,從小就舉家遷到美國紐約定居,18歲開始當模特兒,愛情談得轟轟烈烈,卻在23歲就精神崩潰,住進尼斯的一家精神病院。

在蔚藍海岸的治療過程裡,妮基決定放棄表演改學藝術。而美麗的妮基的創作風格卻被形容為「暴力」,1960年代,妮基開始創作射擊繪畫(Shooting Painting)──是一種以來福槍射擊懸掛在畫布前的顏料袋之後,在畫布上所形成的圖案,成為一個重要的創作階段。而在射擊繪畫時期之後,妮基也展開對女性社會角色如生育者、母親、女巫與妓女等的探討,利用混凝紙漿製作巨型的女性塑像並以Nana作為其通稱,再度創造了藝術尖峰。

這次史博館向法國借展,展出的71件作品,將完整呈現妮基一生藝術創作各階段的面貌與思維,喜好藝術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經長期的努力與爭取,行政院已承諾興建南科史博館,教育部也承諾組織專業團隊,因此南縣府在26日於南科管理局舉辦記者會,催生國家級南科史博館,也藉由考古成果的新書發表,傳達台南縣豐富的史前文化遺留。
  • 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今年有多位前輩畫家滿百歲,日治時期第一屆台展就以兩件作品《大南門》與《水牛》而聲名大噪的林玉山是其一,可惜老人家於2004年8月20日辭世。史博館為林玉山策畫百歲紀念展,明天起展出。
  • 1907年出生於嘉義美街,台灣前輩畫家林玉山先生(1907-2004)今年為其百歲紀念,歷史博物館為讓世人認識這位熱愛鄉土及美術教育的台灣傳統東洋畫大師,並表彰其藝術與教育方面的貢獻,史博館收錄了各時期重要作品87件,包括未曾公開的寫生素描作品與資料,展品來自國內三家美術館、家屬及多位收藏家,「林玉山百歲紀念展」即日起在史博館2樓的國家畫廊展出。
  • 自稱為「首飾格格」的設計師黎方瑜女士,最近將10幾年來骨董首飾創作精品70件,件件帶有美麗傳說的作品,假台北歷史博物館4樓展出,這些首飾的主體,大部份應用清代老件,如鎏金、點翠、老銀、珐瑯…等,搭配珠玉、珊瑚、碧璽、寶石…等多樣化材質,加上自己的創意巧思,以巧妙的金工、洗練精準的鑲嵌,賦予了古文物新生命、新風采。事實上黎方瑜想透過骨董首飾創作,展現大清皇室的恢宏氣度,作品處處散發著大器與雍容華貴的氣質,深受海內外收藏家的喜愛。
  • 史博館慶祝開館51周年,多項大展陸續登場,其中「歷代佛雕藝術之美」一展,因為一尊故宮新購藏的佛像及許多私人藏家未曾曝光的蒐藏品,使整個展覽可看性相當高。
  • 【大紀元12月2日訊】(據中廣新聞劉映蘭報導)歷史博物館慶祝五十一週年,特別蒐集國內各博物館和收藏家的歷代佛像來舉行特展。
  • 【大紀元12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二十一日電)玉是漢民族重要的生活器物,不管是器皿、飾物都承襲儒家的思想進化,目前市面上的玉器多用於擺設和飾品,也是財富的象徵。一場名為「古玉風華展」即日起到三月四日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展出,業餘玉飾設計師張正芬有一百一十八件作品,歷經多年的創作,鑲工精緻、饒富趣味。
  • 【大紀元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白亞仕台北報導)「筆、墨、紙、硯」是中國文房的四寶,「硯」在文房用品中獨具綜合美感於一身的藝術品,台北歷史博物館特別規劃:台灣螺溪石硯特展,精選來自彰化二水30位硯雕家不同風格60件作品,在2樓國家畫廊的精品長廊展出,即日起展至明年的2月11日;螺溪硯是台灣特有的文化藝術品,早在清代嘉慶以前已有開採、琢製,昔日以「發墨佳」、「貯水不乾」、「嚴寒不凍」等特點,受到台灣文人雅士及一般民眾的喜愛。
  • 【大紀元1月9日訊】 (大紀元記者白亞仕台北報導)80歲高齡井松嶺先生,是當今畫壇少數能融合古今的水墨畫家,台北歷史博物館特邀請先生於1月5日到28日,舉辦「井松嶺八十畫畫回顧展」,其山水畫尤稱精絶,50幅畫作無論在構圖、神思、氣韻與筆墨-皴、擦、點、染等,均有獨到之處,作品處處散發:山林逸趣與澹泊名利的人生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