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凍結特別經濟區案 外商投資叫苦連天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特稿)印度政府為招徠外資設廠,協助經濟發展,推出特別經濟區計劃,徵收各方土地做為外商建廠之用,卻因補償措施未盡完備,引發地方居民強烈抗爭,造成多人傷亡,只好暫時凍結特區案,等待中央研議新案,卻苦了早已付諸行動的外商,擔心整個投資計劃變調,難以向股東交代。

印度政府是在一月稍早下令暫時凍結特區案。據印度特別經濟區審核委員會表示,基於地方居民強烈抗爭,目前已獲原則同意但尚未撥交土地的特別經濟區投資案暫停處理,等待政府農村發展部擬訂的新土地重建補償政策出爐定案後,再視情況而定。

但據內閣部長會議官員最近表示,此一問題雖已交由部長會議討論,但至今尚無任何結論,而且眼前政府又忙於議會選舉,更不敢做出任何違逆選民利益的措施。

委員會官員稍早表示,目前有一百六十六件特別經濟區投資案已獲原則通過,但由於提供投資人興建廠房和基礎設施的土地取得不甚順利,這些案件都已暫時擱置。在此之前,有二百三十七件特區投資案經核准並獲得土地許可,另有五十件新案已獲核准,也獲得土地取得通知,但尚未施工。

但即使投資計劃已獲印度當局通過,也取得地方政府撥交的土地,不可意料的事情仍會降臨在外商身上,誠如印度政府在海外廣為宣傳的「不可意料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一樣。上述官員表示,在本週稍早召開的內閣部長會議中,總理曼莫漢指示商務部凍結所有尚未執行的的特區案,共約二百三十五件受影響,其中包括斯里蘭卡最大出口商Brandix集團的投資案。

其他可能受影響的投資案,包括台灣的鴻海、摩托羅拉和戴爾在印度南部坦米爾那都省的特區投資案,以及諸如塔塔鋼鐵公司(Tata Gopalpur)、印度電訊商Reliance、印度巴拉特鑄造公司(Bharat Forge)、Nanjuneri與Kakinada等企業集團的特區投資案。

Brandix集團將在印度興建一座最大的綜合紡織工廠,從原料、設計與生產線一應俱全,希望藉此從印度位居世界頂級服裝設計商的外包中心獲得好處,因此已經投資一億五千萬美元,在印度南部安德拉省的維沙卡巴南地區,面積逾一千公畝的土地上,興建Brandix紡織暨成衣園區,預訂施工日期是昨天的一月二十七日。

但如今因印度政府的臨時決定,Brandix的一切投資計劃,包括已開始訓練當地一千名員工的工作,都告無限期擱置。

Brandix在致商務部的抱怨信函中表示,印度政府的決定「出乎意料」,也攪亂了Brandix的全盤投資計劃。信中說:「本公司已就這項投資計劃向海外股東和合伙投資人做出承諾,...如今勢將危及本公司的形象,在一個早已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上,本公司恐將喪失成為一個可資信賴的紡織暨成衣出口商信譽。」

據官員估計,遭凍結令影響而前景難料的的二百三十五件經濟特區投資案,如果能夠全部落實執行,總投資將達三兆盧比(約六百八十二億美元),增加工作機會約四百萬個。除此之外,由於中央政府的決定,其他外商勢必引發疑問,因此踟躕不前的外資也可能達兩兆八千八百億盧比(約六百五十四億五千萬美元),損失工作機會達三百五十萬個。

印度政府為吸引直接外資協助經濟發展,在二零零三年通過遷移暨重建政策,做為徵收土地供投資人興建廠房和設施的依據,但經常遭到住民群體強烈抗爭。去年十二月,印度東北部西孟加拉省蘭迪格蘭地區的農民,抗議土地交由印度沙林(Salem)集團興建化學廠,與地方政府當局爆發嚴重衝突,造成多人傷亡。

聯合政府執政黨國大黨主席桑妮雅.甘地有鑑於此,本月(一月)稍早要求政府擬訂新的土地補償重建政策,總理曼莫漢隨即下令農村發展部在三個月內提出新的重建政策。據官員表示,新的重建政策將具週全和強制性,並將取代舊的遷移暨重建政策。

官員表示,新的重建政策草案將建議,在開發新的經濟區計劃或拓展舊有經濟區計劃時,如果牽涉到必須遷移的居民戶數達四百戶以上,或在部落及偏遠地區牽涉到兩百戶以上,開發者就必須提出社會衝擊評估報告,交由審核委員會審議定奪。新的草案也將嚴格規定,在遷移戶遷出之前,地方政府必須依據新擬訂的遷移戶賠償標準,明確且適時給付遷移戶賠償金,並提供適當的安置。

相關新聞
印度尋求外商投資製造業 以改善窮人生活
印度政府重新審議外商投資半導體獎勵方案
印度外商特別經濟區面臨基本建設困境
印度商工總會:近七成外資在印度市場獲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