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冻结特别经济区案 外商投资叫苦连天

标签:

【大纪元1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传信新德里特稿)印度政府为招徕外资设厂,协助经济发展,推出特别经济区计划,征收各方土地做为外商建厂之用,却因补偿措施未尽完备,引发地方居民强烈抗争,造成多人伤亡,只好暂时冻结特区案,等待中央研议新案,却苦了早已付诸行动的外商,担心整个投资计划变调,难以向股东交代。

印度政府是在一月稍早下令暂时冻结特区案。据印度特别经济区审核委员会表示,基于地方居民强烈抗争,目前已获原则同意但尚未拨交土地的特别经济区投资案暂停处理,等待政府农村发展部拟订的新土地重建补偿政策出炉定案后,再视情况而定。

但据内阁部长会议官员最近表示,此一问题虽已交由部长会议讨论,但至今尚无任何结论,而且眼前政府又忙于议会选举,更不敢做出任何违逆选民利益的措施。

委员会官员稍早表示,目前有一百六十六件特别经济区投资案已获原则通过,但由于提供投资人兴建厂房和基础设施的土地取得不甚顺利,这些案件都已暂时搁置。在此之前,有二百三十七件特区投资案经核准并获得土地许可,另有五十件新案已获核准,也获得土地取得通知,但尚未施工。

但即使投资计划已获印度当局通过,也取得地方政府拨交的土地,不可意料的事情仍会降临在外商身上,诚如印度政府在海外广为宣传的“不可意料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一样。上述官员表示,在本周稍早召开的内阁部长会议中,总理曼莫汉指示商务部冻结所有尚未执行的的特区案,共约二百三十五件受影响,其中包括斯里兰卡最大出口商Brandix集团的投资案。

其他可能受影响的投资案,包括台湾的鸿海、摩托罗拉和戴尔在印度南部坦米尔那都省的特区投资案,以及诸如塔塔钢铁公司(Tata Gopalpur)、印度电讯商Reliance、印度巴拉特铸造公司(Bharat Forge)、Nanjuneri与Kakinada等企业集团的特区投资案。

Brandix集团将在印度兴建一座最大的综合纺织工厂,从原料、设计与生产线一应俱全,希望借此从印度位居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商的外包中心获得好处,因此已经投资一亿五千万美元,在印度南部安德拉省的维沙卡巴南地区,面积逾一千公亩的土地上,兴建Brandix纺织暨成衣园区,预订施工日期是昨天的一月二十七日。

但如今因印度政府的临时决定,Brandix的一切投资计划,包括已开始训练当地一千名员工的工作,都告无限期搁置。

Brandix在致商务部的抱怨信函中表示,印度政府的决定“出乎意料”,也搅乱了Brandix的全盘投资计划。信中说:“本公司已就这项投资计划向海外股东和合伙投资人做出承诺,...如今势将危及本公司的形象,在一个早已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上,本公司恐将丧失成为一个可资信赖的纺织暨成衣出口商信誉。”

据官员估计,遭冻结令影响而前景难料的的二百三十五件经济特区投资案,如果能够全部落实执行,总投资将达三兆卢比(约六百八十二亿美元),增加工作机会约四百万个。除此之外,由于中央政府的决定,其他外商势必引发疑问,因此踟蹰不前的外资也可能达两兆八千八百亿卢比(约六百五十四亿五千万美元),损失工作机会达三百五十万个。

印度政府为吸引直接外资协助经济发展,在二零零三年通过迁移暨重建政策,做为征收土地供投资人兴建厂房和设施的依据,但经常遭到住民群体强烈抗争。去年十二月,印度东北部西孟加拉省兰迪格兰地区的农民,抗议土地交由印度沙林(Salem)集团兴建化学厂,与地方政府当局爆发严重冲突,造成多人伤亡。

联合政府执政党国大党主席桑妮雅.甘地有鉴于此,本月(一月)稍早要求政府拟订新的土地补偿重建政策,总理曼莫汉随即下令农村发展部在三个月内提出新的重建政策。据官员表示,新的重建政策将具周全和强制性,并将取代旧的迁移暨重建政策。

官员表示,新的重建政策草案将建议,在开发新的经济区计划或拓展旧有经济区计划时,如果牵涉到必须迁移的居民户数达四百户以上,或在部落及偏远地区牵涉到两百户以上,开发者就必须提出社会冲击评估报告,交由审核委员会审议定夺。新的草案也将严格规定,在迁移户迁出之前,地方政府必须依据新拟订的迁移户赔偿标准,明确且适时给付迁移户赔偿金,并提供适当的安置。

相关新闻
印度寻求外商投资制造业 以改善穷人生活
印度政府重新审议外商投资半导体奖励方案
印度外商特别经济区面临基本建设困境
印度商工总会:近七成外资在印度市场获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