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血壓 ─ 危險的無形殺手

陳柏升/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日訊】心臟血管疾病一直佔台灣地區國人死亡原因的前3名,而高血壓是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血壓的控制是衛生保健上的一項重要的課題。根據目前最新的血壓分類標準,正常的收縮壓為120毫米汞柱,而舒張壓為80毫米汞柱。臨床上如果利用正確的方式量測的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或是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可能是一個高血壓的患者。

造成高血壓的原因是什麼呢?目前認為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是所謂的本態性高血壓,就是沒有辦法歸咎於某些特殊因素所造成的高血壓;只有將近百分之十左右的高血壓患者是可以找到一個或數個造成血壓升高原因,意即是所謂的續發性高血壓。目前認為臨床上只有續發性的高血壓才有治癒的機會;而本態性的高血壓則需要長期藥物及非藥物的控制。

高血壓會有哪一些症狀呢?絕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在臨床上是沒有症狀的,其餘的可能會有頭暈,頭痛,耳鳴,頸部酸痛,視力模糊,臉部潮紅等,但這些症狀可能都很輕微,因此也容易讓人忽略。

也因為高血壓較少造成嚴重緊急的症狀,也不容易讓大家對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有深刻的體認。不過長期忽視血壓控制的結果,讓心臟血管系統長期接受高血壓的傷害,而心臟血管受到傷害後,更進一步影響身體其他重要器官的循環,造成器官功能的喪失。

當人體因主要器官功能的喪失而出現症狀時,通常這些傷害都是不可逆的,為時已晚。高血壓對人體傷害是長期慢性但是卻是深遠的,早期控制好血壓就能避免長期的後遺症發生。

除了續發性高血壓之外,本態性高血壓的患者大概都需要長期接受藥物及非藥物的控制,才能保持血壓在標準的範圍內。非藥物的控制除了有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戒菸,規則的運動外,維持體重在標準的範圍內也是很重要的。另外,飲食上也要掌握低鹽少油的原則,盡量少食用醃製或高膽固醇的食物。

而在藥物的使用上,目前在臨床上有多種不同作用機轉的控制血壓藥物,皆能達到不錯的血壓控制效果,但是重要的是,使用藥物來控制血壓時,一定要按照醫師的醫囑,千萬不可以擅自調藥或停藥,否則不但血壓可能沒有辦法好好的控制,可能還會受到血壓本身變化或是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造成身體的傷害。

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的疾病,按照醫師的醫囑,做好血壓的控制,避免長期副作用的發生,才能長保身體健康。

(本文作者: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陳柏升)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