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哈談判進展慢 部長會議無法如期舉行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十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WTO)杜哈回合談判進展遲緩。昨天舉行的總理事會上,主席馬來西亞大使諾爾宣布,今年底前將無法依協定的規定召開部長會議。

部長會議是WTO最高權力及決策機構,根據建立WTO協定,部長會議至少每兩年要舉行一次;上一次是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在香港召開。

下一次部長會議,原本是指望在杜哈回合所有判談領域獲得成果後,由各國部長來確立結論。然而,由於談判進展緩慢,在地位僅次於部長會議的總理事會今天集會上,諾爾說,經過他與許多會員廣泛諮商,「所有與我談過的會員都同意,現實上,在二零零七年底前召開部長會議已不可能。」

他說,過去一年來,原本就沒什麼跡象顯示有條件如期召開部長會議或顯示會員有此想法;他也只是為了使程序透明而恰當才進行諮商。

WTO秘書長拉米也在會議上說,現在揣測何時能舉行部長會議,都還言之過早。另一方面他仍持續鼓舞士氣,堅持談判有進展,只是腳步要快。他說,完成杜哈回合,「不只技術上有可能,政治上更是必要」。  

杜哈回合談判起自二零零一年在卡達首都杜哈舉行的部長會議,中心題旨是促進開發中國家發展。但由於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意見難整合,談判進行以來命途多舛,走走停停。

目前談判最關鍵的領域,一是農業,包括補貼和關稅,二是「非農產品市場進入(NAMA)」,即工業產品的關稅問題。各會員國從九月以來,以兩位談判主席分別於今年七月十七日提出的模式草案為基礎,進行密集協商。其他領域的協商也在進行,但都有待前述二大領域的進展來作調整。

一向以豐厚的農業補貼受各國攻擊最力的美國,日前表示有可能接受農業談判主席、紐西蘭大使法孔納所提草案版本的建議,將每年的扭曲貿易國內總支持(OTDS)限制在一百三十億至一百六十四億美元之間,條件是其他會員也回到法孔納版本的其他部分,以及NAMA主席、加拿大大使史蒂芬生的草案。

在NAMA方面,開發中國家普遍認為史蒂芬生建議的關稅減讓幅度仍太大,同時例外彈性不夠。南非昨天代表三大開發中國家集團,要求更多的彈性,但遭美國強烈反對。歐洲聯盟也指出,雖然它重視開發中國家的需求,但NAMA談判「不能完全不顧經濟與貿易的內容」。

相關新聞
世貿四核心會員國對杜哈談判期限沒有共識
鄧振中:檢討談判策略 積極參與杜哈談判
四國集團部長會議將是WTO杜哈談判前途指標
G7財經首長:杜哈談判達協議至關重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