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亞太地區主要富翁聚集地之一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10月19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美林投資銀行和凱捷諮詢公司17號聯合發佈《亞太地區財富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亞太地區主要富翁聚集地之一。

據悉,美林投資銀行和凱捷諮詢公司的報告所依據的參評標準是:參評者的所謂「高資產淨值」在100萬美元以上,其中自住房產不包括在內。根據這個標準,亞太地區一共有260萬名百萬富翁;其中日本有147萬名百萬富翁;中國緊隨其後,有34萬5千名百萬富翁;香港有8萬7千名百萬富翁,同比增長幅度最大,人均財富最多,為540萬美元。

華文報紙《世界日報》評論家孟玄說,香港這些年財富的迅速增長得益於內地—

孟玄:「香港實在是佔了內地的便宜。我們知道香港在回歸第二年就發生東南亞經濟風暴,然後跌得一塌糊塗,重新起來的時候,中國經濟崛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把所有周邊的地方都拉起來了。而很多的錢都投進了香港,因為香港的法制比較穩定,銀行的往來、股市都比較透明,所以很多大陸的錢投到那邊,大家比較放心。

香港的錢賺得最多的第一是它的地產,地產前面跨下來之後,後面增值就快得多。還有就是它的金融服務業,這點是得利於大陸的好處,香港佔便宜的就是靠著中國這個極大的漲潮。」

上海投資分析人士陳樂波表示,富豪榜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國家經濟情況的反映—

陳樂波:「現在我們談的是百萬富豪的富豪榜,實際上它的一個核心是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當中的實際地位。」

陳樂波說,中國大批百萬富翁的湧現並不奇怪,一些人認為,從某個側面來看,以某種指標而論,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經濟大國—

陳樂波:「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經濟和與中國經濟相關的在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大量地出現百萬富豪不是一個奇怪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大國,日本是個島國,大量依靠對外貿易。

其實中國大陸港口裝卸的能力圍繞國際航運裝卸的能力跟日本相比,10倍於日本,這個就是在世界經濟當中在有形產品的貿易當中,國際航運的港口吞吐量是一個非常實質性的指標,它是撇開了所謂匯率差別等等一系列的東西來談經濟的地位,從這一點意義來講,很多按照購買力評價進行統計的,認為中國早就已經是全球的第二大經濟大國了,這個說法其實是有道理的。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一系列傳統的評價指標,包括匯率的差異沒有把中國經濟的能力和中國經濟的富豪足夠地評價出來。」

這位投資分析人士表示,下一步,中國在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同時,要注重縮小社會財富分配的差距—

陳樂波:「前一個階段是中國要加入全球化,要提高自己的效率,或者說中華民族或者說中國的國際競爭能力。下一個階段,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的另外一個選擇就是要追求和諧,縮小內部財富分配的差距。中國貧富差距的控制一定意義上是有效率的。」

孟玄說,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貧富差距過大的嚴重性。依靠政府力量來達到財富分配的相對均衡固然是一大挑戰,但是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國家早晚會出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亞股漲漲漲 亞太基金績效嚇嚇叫
印度億萬富翁亞洲最多
亞太拒菸大會明起在台舉行三天 40國與會
亞太財富報告:富裕人口增加且富者愈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