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鮑爾森訪印 外電稱親印疏中

標籤:

【大紀元10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芮芮華盛頓DC報導)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28日起,開始對印度的4天訪問。週一到週三(29到31號),他將出席財富雜誌在印度的國際論壇,並已確認為演講者之一。他會討論投資印度基礎設施項目的議題,並倡導在孟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

上週二、三他分別以「管理複雜性和建立合作新習慣」及「印度的經濟力量和希望」為題﹐分析了中國及印度的發展﹐做了公開的演講﹐美國財富雜誌評論,鮑爾森在與中國關係方面正在降溫,而對印度在升溫。
  
財長關於中印發言成對比
  
鮑爾森與中國的關係從在高盛開始。他去過中國超過70次。週二在華盛頓DC以老布什名義組織的美中關係研討會上,鮑爾森表示:「原來投資貿易一直是兩國雙邊關係中的穩定因素來源,現在越來越成為摩擦來源。」他說:「美國的大公司越來越擔心中國經濟的開放和中國對商標及知識產權的侵犯。」他對於美國工人認為中國不公平競爭和美國消費者對中國食物和產品安全的憂慮也給與認同。
  
財富雜誌稱,鮑爾森週二的演講題目,「管理複雜性和建立合作新習慣」,借給心理治療醫師做為父母如何對付叛逆青少年的講座標題,可能相當適合。
  
而週三在華盛頓的智囊團外交委員會,談到印度之旅時,鮑爾森強調「強大並在成長的合作夥伴關係」,並說美國和印度的雙邊關係在兩國國內也得到超黨派的認同。談到中國時,鮑爾森則提到要管理不同意見,並稱美中關係在美國國內面對不同黨派的不同意見。
  
日印聯盟 專家探討亞洲北約
  
除美國外,其它國家為制衡中國,也大力發展與印度的關係。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平主席、曼尼帕學院地緣政治學教授納拉帕特 (Madhav Nalapat)認為,日本印度的聯盟對於亞洲地區有深遠意義。他說:「在亞洲出現一個像北約一樣的組織是不可避免的。民主是個好詞,但需要牙齒。亞洲北約可以提供那些牙齒。亞洲北約不是來創造戰爭,而是避免戰爭」。他表示,當然要做起來,還是有很多困難。


今年4月日本、美國和印度三國在日屬太平洋海域進行聯合海軍演習。日本與印度的聯盟,被廣泛認為是針對中國威脅的回應。此後,9月份印度又和澳洲、日本、新加坡和美國進行多國聯合海軍演習。(AFP/Getty Images)

  
新德里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Jamia Millia Islamia University)教授阿蘭姆(Mohammed Badrul Alam)的觀點是,日本和印度的合作目前會有一些軍事演習和海事活動合作,但短期內不會轉變成一個亞洲北約。
  
前任日本駐印度大使日印協會主席平林博(Hiroshi Hirabayashi)在接受「世界政治觀察」日報採訪時表示,雖然安倍已經下臺,安倍提出的日、澳、印、美「自由繁榮圈」不一定會完全付諸實踐,但新首相福田曾任日本印度國會小組的副主席,且對日本與其它亞洲國家關係很重視,並且美國對印度關係升溫對日印關係會有直接影響。
  
日本與印度的聯盟,被廣泛認為是針對中國威脅的回應。繼今年4月份印度與日本和美國的聯手海軍演習後,9月份又和澳洲、日本、新加坡和美國進行多國聯合海軍演習。
  
美印核能交易擱淺
  
美印關係也不是沒有挑戰。近期由於印度內部不同意見,美國和印度洽談的核能交易擱淺。該核能交易被視為具有美國和印度關係核心象徵性意義。
  
它的主要內容是美國提供印度民用核能技術,而印度要接受國際檢查,受國際無核條款的約束。印度共產黨認為這樣會給美國太多讓步。印度首相辛格的執政聯盟需要依靠印共來維持其地位,所以無法克服不同意見,只能表示失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就業數字4年來最差  財長稱經濟持續成長
美財長稱次貸風波化解仍需時間 但經濟總會好轉
美國財長  次級房貸影響更甚亞洲金融危機
美財長鮑爾森:金融動盪持續但全球經濟強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