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修練各自的使命

劉明俊(慎思群創力顧問公司總經理)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本篇希望讀者對這五項修練各自所要達成的使命,能有一更明確的輪廓,知道為什麼它們需要彼此搭配,才能達成學習型組織這樣一個理想的目標。

自我超越

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就如享譽國際的交響樂團,一定是由一群傑出的音樂家所組成一樣,傑出的組織必定是由傑出的個人所組成。而要培養出傑出的個人,不只要提供物質的富足,更需要提供精神上的福祉。

因為要啟動組織活力,必定要先找出啟動個人生命力的方法。自我超越是指學習如何擴展個人的能力,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並且塑造出一種組織環境,鼓勵所有的成員自我發展,實現自己選擇的目標和願景,帶動組織整體士氣。

改善心智模式

新的想法無法付諸實施,常是因為它和人們深植心中、對於周遭世界如何運作的看法和行為相抵觸。而這樣對世界有一套自己的看法與假設所形成的濾鏡,我們稱之為「心智模式」。扭曲的濾鏡造就錯誤的決策。

故我們必須澄淨自己的濾鏡,使其可真實反映我們所處的世界。改善心智模式的方法主要分成兩大類:反思與探詢。反思讓人願意深挖自己到底有哪些心智模式在指導我們思考與行動,才造成自己目前的現況。而有些自然到你根本無法察覺的(例如:文化差異,有些國家點頭即代表同意,而有些國家卻只是表示我有在聽你說話),只有透過與人互動的衝突中,透過探詢,才得以發現。

建立共同願景

「共同願景」不是一個想法,不是高階管理者強加給員工的東西。它是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也是組織中人們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若你我各自持有相同願景,但彼此卻不曾真誠的分享給對方,這並不算共同願景。

沒有共同願景,就不會有學習型組織。因為它為學習提供了焦點與能量,只有當人們致力於實現某種他們深深關切的事情時,才會產生「創造性的學習」。它是一個方向舵,能夠在遭遇混亂或阻力時,繼續循正確的路徑前進。

團隊學習

這是五項修練中最難的一項修練。現在組織中80~90%以上的問題都是人際互動造成的問題。因為人,我們抵銷了各自為整體貢獻的能量,互相內耗著彼此的精力,更甚者造成衰退,形成一群智商120的人,集體智商只剩62的窘況!

「團隊學習」是發展團隊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如何匯聚方向渙散的個人能力,而凝聚成雷射光一般。就像一群傑出的音樂家聚在一起可不代表他們可以成為享譽國際的交響樂團,真正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培養出一種「運作上的默契」──知道怎樣一起演奏。

這就牽涉根本問題:人心。需要降低人的自我防衛,創造信任的環境,並且導入許多有助於人際互動的各類方法協助。一方面改變人心,一方面獲得技術輔助,兩方相輔相成,才能凝聚出雷射光般的團隊合作。

系統思考

在許多古老的文明中,「完整」與「健康」是同義字。今日我們的世界如此不健康,跟我們沒有能力把它看作整體,有極大關連。現在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有能力製造多得讓人目不暇給的資訊、密切得讓個人無法單獨處理的互動關係、以及快得無法跟上的變化步調,讓人就此迷失在一場巨大而複雜的變局中。

「系統思考」是讓人「看見整體」的一項修練。讓我們用新眼睛看世界,要擴大思考的時空範圍,並且將問題放在它所處的系統中去思考,從迷失在複雜的細節中,看清隱藏在背後的系統結構,讓我們從對現況無奈的被動反應中,能看到以小搏大的高槓桿點,掌握整體的動態搭配,轉而能創造未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管理者在經營企業時感到最困難事就是在逆境中做決策,逆境做決策的困難是在於當下你能不能清楚地去做正確的事。因為一旦決策做得不好,可能公司就一毀到底,也可能短期變好長期更糟!
  • 這個基模的中心思想是,今日你所要解決的問題,當我們拉長時間看時,會發現這個待解決的問題,竟起因於昨日所採行的解決方案。當人們為求解救眼前困難,往往採用快而立即見效的對策,就有如為求短暫暢快而喝毒酒來解渴,但卻為日後造成更嚴重難解的問題。
  • 企業的管理者若能創造出一個讓員工實踐自我管理的工作環境,那麼這個管理者是最有可能將公司生產效率及員工工作滿意度發揮到極致的。然而,如何才能讓下屬自動自發同時又能最終達成公司的共同目標呢?

  • COMPAQ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兩位CEO:費佛及康尼恩分別採取了不同的對策,也帶來不同的結果。康尼恩所帶領的COMPAQ的成長引擎,如圖3。
  • 面對加速變動的現代經濟體系,組織不再能以固定產品、固定技術、固定市場而冀望能基業長青。時時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便創造新產品、新市場,對組織的生存而言成為基本的要求。
  • 組織學習是近十年來非常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最近這個話題也延燒到政府單位,這也讓組織需要「學習」這件事,造就一番流行。然而,很多組織並不了解組織學習的內涵為何,就直接從字面上理解,很自然就把它組織學習連結到教育訓練,或甚至還連結到知識管理。其實,組織學習不等於教育訓練,也不等於知識管理。
  • 考夫曼將與世界各大企業高階主管輔導過程中的經驗,例如:微軟(Microsoft)、雅虎(Yahoo!)、谷歌(Google)、聯合利華(Unilever)等等。結合成這本《覺醒的企業》,期望帶給人們能夠學習著如何擴大自己內心的容量,保有自由、正直及具有責任感的態度,並且在艱困的環境下,能夠以平靜地心態發揮出生命的創造性潛能、更有智慧地去講出真相,增進組織的溝通互動,為企業開創出新的選擇。
  • 自《第五項修練》一書於1990年出版後,廣受實務界的歡迎,中文版的銷售在台灣就有數十萬冊,在中國大陸也高達了650萬冊。聖吉在《第五項修練》書中提到的「系統基模」主要談到管理的有四個,我們找到一個新的詮釋方式,幫助讀者記住。
  • 提到管理一詞,每個人想到的都不太一樣。從學院派的角度,也許有人會回答管理有四大功能:規劃、組織、領導、控制。而進行這四大功能的背後目的,就是能讓一群人能完成交付的任務,這樣的思維基本上也是建立在所謂現代科學的思想上,也就是假設透過管理或者說透過這四大功能,就能讓一群人完成交付的任務。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