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紀實:通靈寶玉

font print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在明朝正德年間夏季,河北保定府。話說有一日,正值該府有大集,做買做賣的擔擔的挑挑的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有一老嫗年近六旬,也正好過來趕集。想當年這位老人也算是識文斷字的人,怎奈何家道敗落,丈夫五年前早死,兒女又不知生死、不知所終。所以五年來老人家都是親自進城買點東西。這時原本晴空碧日的天不知怎地零零星星下起雨來,老人家趕緊往回走,由於她住在家離這兒五十幾里路的鄉下一個叫做玉林堡的地方。她帶著在集上買的一些油鹽醬醋之類的急急忙忙往回趕,怎奈這雨是越下越大,正巧路邊有一個殘破的廟宇,她趕緊走入以便避一陣雨。

當她走入大殿之後才注意到,這是一個供奉彌勒佛的廟宇。這裡的僧人不知何處去了,反正到處的灰都很厚,給人一種十分破敗潦倒的感覺。這時從香案那兒傳來一陣嬰兒的哭聲。老人循聲走去,到了近前,但見一個小被裡有一個小男嬰。但見這個小孩長的真是眉清目秀十分的可愛。誰這麼粗心把孩子扔這兒就忘了?老人嘟囔著,這時她下意識的打開小被,看見裡邊有一封信和一塊玉。但見信上寫道:「本人是保定府中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由於父母包辦婚姻,自己不能和中意的人在一起,年前,一日與他月下約會,不經意間就有了這個孩子,自覺無顏面對家人,更不想與不中意的人在一起,故而借此大集(大吉)之日,將孩兒放於佛的面前,請好心之人能收留。孩子的生日是去年冬月初八。身邊這塊玉是孩子出生那天,我醒來時就掛在孩子的胸前的,而生產時並沒有見到,肯定是希罕之物,也許這孩子有些來歷,但願他能身體康健、遇難呈祥。在此留下一些金銀細軟之物以供孩兒成長。我寫罷此信也許就會投河自盡。不管怎樣只要孩子能找到一個好人家,我就死也瞑目了……」

唉!老人長歎一聲,又是一個苦命人!順手拿起寶玉仔細觀瞧:但見此玉玲瓏剔透,不著一絲瑕疵,圓圓的比銅錢大一圈,而且中間有圓孔,像玉珮一樣,再仔細一看,通過此玉能看到很多十分美好而且運動著的事物和神仙。想必這肯定是個通靈的寶玉。於是擦乾眼淚將孩子抱起,將通靈寶玉收起,這時窗外的雨漸漸的小了。「這麼薄的小被,孩子出去不得受到風寒嗎?要有一個大一點的被就好了。」老人思索著。這時不知哪來的一道金光,金光過後有一個不薄不厚遇火不熱遇水不濕而且上邊有個大大的「緣」字的被子從天空中慢慢落下。老人一見趕緊去接被子,此時她深知這孩子肯定是來歷不凡。於是她面對彌勒佛像雙膝跪倒:朗聲發願,自己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發願完畢將孩子抱回了玉林堡。

嬰兒是很難侍侯的,好在孩子很懂事,幾乎是不哭不鬧,長的越來越健壯。老人看孩子是打心眼裡喜歡,再加上他與佛有那麼大的緣份,於是給小孩起了個十分好聽的名字:順緣。小順緣整天的老奶奶長老奶奶短的叫著,惹得老人家整天合不攏嘴。這樣寒暑異節過了六七個春秋。

又適逢一個春日正午,小順緣正在當院中玩耍,一抬頭只見一位僧人穿著袈裟右手托著缽走了進來,那種無限威儀的神態好似哪裡見過。於是小順緣跑上前去拉著僧人的手,往屋裡走,邊走邊說:「老奶奶,咱家來客人了啦!咱家來客人啦!」老人家正好在做飯,聽著小順緣這麼一喊跑了出來,一見是化緣的僧人來了趕忙讓進屋內。僧人也不客套,進屋就座之後,開門見山的說,「我一來是化點兒齋飯,二來是順便告訴你,你一定要教小孩知書識禮,更要守德行善,到了十惡毒世之時法緣能再度接上,到那時你們都會得到轉輪聖王親度,望你們好自為之,切記!切記!」「在下不知十惡毒世之時就是佛祖說的『末法時期』?那得是什麼時候?」老嫗問道。「天機不可早洩,到時施主自會知曉,對了,孩子的母親沒有死,現在在尼姑庵內出家,不用惦記,將來都會聆聽到轉輪聖王講法的。」說完,右手托著乘滿飯食的缽向外走去。轉眼間蹤跡不見。

老嫗思前想後的想了一夜,猛然想起丈夫在世時在保定府認識一個姓趙的員外,他以前是個教書先生,十分賢德而且學問很是淵博。正趕上保定府又是大集,於是她將孩子領到了趙員外家裡。到了那裡將前因後果一一向趙員外詳述了一遍,趙員外當即答應,於是小順緣就留在趙員外家裡讀書,學習經典和禮樂知識。在學習之外他幫助趙員外夏天除草、冬季掃雪、春季種田、秋季摘果等等,惹得趙家上下人喜愛。

在小順緣13歲那年,保定府周圍的村莊被一場很大的瘟疫所感染了,收養順緣的老奶奶也由於年齡過大而抵抗不住災難的侵襲,故去了。在過世之前,趙員外陪著順緣來看望老人家,老人家將順緣的母親留下來的信還有那塊玉和那個非常超常而且上邊寫著「緣」字的被子一併交給順緣,並叮囑一定要保存好這些,而且一定要懂得知書識禮,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等到轉輪聖王住世傳法之時得法。那時我們一定能再次見面。……不久老奶奶就去世了,順緣得到消息十分的悲痛……含著淚將老人安葬之後,跪在墳前給老人磕了三個響頭。

回到趙員外那兒,趙員外說:「孩子你的天份極高,我有點教不了你,我認識的一位算是得道的高人他姓曾,在城南距這兒百十里地,我把你送到他那兒去。說起這位曾先生,他是個佛家修煉之人,精通天文歷史和法術,但他不在廟裡還有一妻一女,他的女兒也像你這麼大,算是隱居在草廬中的人吧,到那兒你就知曉了,他家的『草廬』比我們家的房子可好多了,他身邊有很多的朋友哪。今天把你的東西收拾一下吧,明天我們就動身。」「老師幾年來您對小順緣的恩情,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我這一走,誰來幫你掃雪、種地?」「傻孩子,誰讓我才疏學淺教不了你了哪?其實我也捨不得你走,要不這樣吧,你看行不行,將來在末法時期,等你得到了轉輪聖王所傳的大法的時候,一定要告訴我一聲,好不好?」「一定,不信?我們拉鉤!」說著順緣破涕為笑了。

第二天小順緣和趙員外同乘一輛馬車奔向城南曾員外家。剛下車,本想讓下人通稟一聲,怎料想曾員外親自接了出來,拱手抱拳道:「我料定你們今天會來,一路辛苦了!」「久聞曾員外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合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裡邊請!」幾人進屋分賓主落座之後,家人沏上茶來,曾員外才慢慢道出原委:「昨日,我們一家三人均作一夢,雖然小節不同,但是均與一塊寶玉有關。我家的大事你幾乎都知道,但有一件事別人是絕對不知道的,那就是我女兒出生時本來也如同一般孩子生下來時的情形,但第二天卻在胸前多了一塊玉,而且當我女兒會說話時,就說應該有兩塊玉。那塊在另一個人身上。而昨日夜裡,我女兒夢見兩塊玉都掛在我家的迴廊上。我夢見好像是在天上有兩個孩子在碧玉宮中玩耍,好像從天空中傳來一個十分洪量的聲音:我要去人間傳法,誰想親自聽到轉輪聖王親自傳法那就隨我下到人間吧!這時有那兩個孩子立即跪下發願要來到人間,為了能在世間互相找到就拿來兩塊玉作證……醒來時我就覺得今天要有貴客來,你看你們真的來了。」

趙員外呆呆的聽著,他簡直不敢相信,天底下有如此奇事。「孩子有玉嗎?如果有的話,拿來我看看。」曾員外道。順緣趕緊從懷裡將通靈寶玉捧將出來,並將自己的身世的原委一一都向曾員外講述了一遍。曾員外邊把寶玉拿在手裡仔細端詳,一邊失聲叫道:「果然和我女兒的那塊玉是一模一樣!」聽完順緣的講述之後,當即讓女兒和妻子出來與趙員外他們相見。

小順緣一見曾員外的女兒小茹就像見到久別的親人一樣,泣不成聲。小茹也十分的激動。曾先生一見道:「什麼也別說了,順緣從今日起就是我們家的上門女婿,我把小茹嫁給他,等到他考取了功名之後再完婚。而且我一定會教他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仁人。」送別了趙員外之後,曾先生就開始教順緣各種儒家經典和禮樂方面的知識,不但如此還教他佛家的修煉方法和各種法術。

就這樣順緣長到十八九歲的年齡,曾員外讓他參加科舉,一來考取一些功名二來能重整日漸消退的禮制。順緣依次參加了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最後高中榜眼(第二名),正好禮部缺個侍郎的官,於是順緣就當上了禮部侍郎的官。當官之後,可謂是衣錦還鄉,先去保定城裡看了趙員外,又到城南曾先生家看望,順便與小茹成親,在臨走之時,順緣對曾員外說:岳丈,您可否與岳母此次跟我和小茹享福去吧?!曾員外道:「我與你岳母在這草廬茅屋之內業以習慣,不想過多的涉及世間俗事,今日小茹就托付給你,希望你能善待於她,我看,以後我們還要蓋兩間茅屋,以便你們回來時住。此去保重!」

順緣和小茹走上前去跪在地上給曾員外夫妻重重的磕了幾個響頭。然後上馬而去。曾員外的妻子十分傷心而且有些捨不得,自言自語道:這兩個孩子不知什麼時候還會回來?曾員外聞聽達觀的勸慰道:他們還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的。再說順緣夫婦啟程回京,在路上路過玉林堡,他將老奶奶的墳修了一修,並在旁邊蓋了一個小祠堂並派專人來守護著老人家。

進京之後順緣在禮部侍郎的位置上,振法度、修禮樂,為國家和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怎奈勢道衰微,人心變異、奸臣當道,於是大約十年之後辭官歸隱,回到岳父曾員外那裡。一進門曾員外就說道:「我說的對吧,你出去後還會回來的。兩間茅屋已經蓋好,此生你們就在我這裡終了吧。以後下一世或者下幾世我們一定能等到轉輪聖王住世傳法的那一天。」於是順緣夫婦就在曾員外家的那兩間新蓋的茅屋中住了下來,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轉載 希望之聲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803/37924-1.asp(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輪迴轉世幾千年,進進出出為哪般?功名利祿不長久,世道興衰全在天。生命本是天上仙,人生成敗過眼煙。是非本是前世怨,得法破迷上青天。」寥寥幾句簡單明瞭的歌詞,卻道出了一個人生的真諦,一個茫茫宇宙的真理,讓人不禁在感慨萬千之後靜心反思。
  • 「如果我注定要在千年輪迴中沉淪,那數千年輪迴中的人還是我嗎?我生生苦苦追求、世世癡癡等待的真情,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對我造成傷害?多少個夜深人靜時我無語問蒼天。我渴望父母疼愛,卻自幼父母離異,使幼小的心靈飽受寄人籬下、厭惡多嫌的傷害,冷箭暗算;我渴望朋友肝膽相照,最知心的朋友卻對你背後插刀;我渴望夫妻恩愛,白頭到老,卻誰知……。我的心千瘡百孔,我恨自己卻又無能為力,老天爺,為什麼你慷慨地給了我一顆多情而又善感的心,卻又吝嗇地收回了我渴望的真情。我祈求上蒼告訴我為什麼?」
  • 重慶豐都縣虎威鎮同心村二社有一座「鬼屋」。每到傍晚,屋內便會發出「乒乒乓乓」的怪響,夜間似有孤魂遊蕩、嚎叫;屋主建房以來,一家四人陸續死亡,現僅留下六旬外婆彭雲珍和不滿13歲的外孫。婆孫倆現在被迫在屋後搭起窩棚度日。
  • 唐朝中書令岑文本,是江陵人。他自幼就信佛,常念誦經文。一次他乘船出行,船行到吳江中時,船突然破損,所有人都落入水中,很多人被淹死。
  • 晉朝有個叫董青建的人,不知是哪裡人。他的父親字賢明,建元初年為越騎校尉。當董青建的母親懷他時,夢見有人對她說:「你一定生個男孩,身體上會有青志,可以起名為青建。」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