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官挺央企遭網民炮轟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2月1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早前中國多個省市出現「油荒」,在國內有最多加油站的中石油、中石化被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昨卻替這兩家央企鳴不平,指它們「為國家做出貢獻,卻既背風險又背惡名。」李榮融此番言論隨即引起網民們強烈回應,更被網民指其「昧著良心講話、一派胡言!」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則稱,李榮融這番講話「並不適當」。

壟斷經營「背惡名」

據法制日報報導,央企今年「近萬億元利潤」的消息引來社會不同層面的解讀。有人質疑是壟斷所致,民眾並沒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昨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央企利潤增長有部份價格增長因素,但主要是從加強管理和提高技術上摳出來的。

他同時列出了一份12月16日至17日香港和深圳兩地的油價單,指兩地差價差兩倍,在地方煉油廠停產時,中石油、中石化穩定油價,保障供應,為國家做出貢獻,卻既背風險又背惡名,「我為他們鳴不平。」

李榮融這言論旋即引起網民們中強烈反響,許多網民在大陸知名網站上紛紛發帖反駁。

新浪網民IP:124.64.74.*(北京) 指,地方煉油廠為什麼停產,是沒原料石油了。不讓進口,又不給原油,煉出來也不給銷售(只讓買給兩大壟斷集團)。

新浪網民田間石頭(湖南)跟帖稱,中石油、中石化對此次供油危機的產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摘其老總的烏紗帽,以向天下百姓謝罪。

新浪網友 IP:222.125.132.*(廣東深圳) :」胡說八道,比油價差而不比工薪者的收入差.。」
「人家香港的煉油廠是自己買油,中石油、中石化是免費開採國家的石油資源,這能比嗎?」 另外,「香港油價包含養路費、車輛購置附加稅、車船使用稅等,但基本油價並不比我們貴。」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在接受明報採訪時指出,李榮融對央企高利潤原因分析並不正確,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首先屬於壟斷性經營,無償佔用大量資源;其次在市場經營中由國家承擔風險,其高利潤並非靠自身努力、提高效力所得。

天津網民說:「一個國家政府級的幹部,不為百姓做主,反倒為壟斷企業鳴不平。怪事。不知收了多少好處。」 「誰都知道,中石油和中石化富得流油了。」

40萬年薪「不算高」

對於央企高管收入問題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李榮融指,有人曾猜中建公司總經理孫文傑的年薪是200萬元、400萬元,但他實際只有40萬元(稅前),目前央企負責人最高的是118萬元(稅前)。

對此,易憲容指出,對外公佈的央企高管薪金只是其總收入一小部份,因為這些人其實還有非職務性收入、非現金性收入及各種隱性收入等。而央企負責人日常開銷中不但自身受益還惠及家屬,例如衣食住行及交際娛樂全數報銷,僅這一項就是數目不菲。

騰訊網民稱,所公佈的只是賬面上的,表面上的。這只是作為企業負責人很少的一部份收入,他們所貪的,是他們工資的多少倍?!「它們根本不用自己的錢!出門有公車!吃飯有人請!出差還有補助!更不用說其它收入!」

「絕對不是118萬,分紅和福利獎金比這個多幾倍啊! 」「說話真沒良心,不管窮人死活。」

一名自稱石油工人的東北網民表示,「我們經理(處級)一年都快50萬了,要是總經理(部級)可以拿多少呢?請李主任把自己年收入說說。」

有網民更稱,「陳同海(前中石化董事長)煉油技術沒提高,『練情婦』的水平天天提高;前藥監局長(鄭筱萸)每月幾千塊卻能經常打高爾夫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石油申購凍結資金3.3兆  創A股紀錄
中國新稅制  剝台商兩層皮
大陸稅改台商不利 專家籲轉移投資
李野:眾企業以「勞務派遣」避新勞動合同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