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家呼籲追求司法獨立 避免政治干預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舜薇台北二十一日電)多位法律專業人士和學者今天在一場座談中表示,司法是正義的最後防線,必須承擔社會大眾的高度期待,司法人員應追求審判獨立,避免政治權力干預。他們認為檢察機關仍未完全中立客觀,且政治人物因為鬥爭而訴諸法庭,卻對司法抱持傲慢心態,都對司法環境帶來不良影響。

台大公共論壇「司法人員的角色扮演與社會期待」今天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由台大副校長包宗和主持,台大法學基金會董事長陳傳岳、理律法律事務所律師李念祖、司法院司法行政廳代理廳長林瑞斌、最高法院法官劉靜嫻、台大法律系助理教授林明昕等專家學者與會座談。

林瑞斌表示,「司法獨立並非天上掉下來」,西方先進國家如英國,也必須經過一段血淚,等到十七世紀光榮革命後才有法官獨立。

陳傳岳說,法官代表國家行使司法權,必須超然而獨立,憲法第八十條也明示,法官必須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過去的裁判書類送審制度,要求法官在寫完判決書後,必須送庭長和院長審閱才可對外宣判,容易造成干預,這個制度也經過很久才廢除。

他表示,經過十多年司法改革,獨立審判的意識已有提升,但許多政治人物對於不利於己的審判結果,仍對外宣稱「司法不公」,其實是濫用了「司法」一詞。

李念祖則質疑,「到底是政治馴服司法,還是司法馴服政治?」近來因為政治人物鬥爭,訴訟案件增多,政治人物對於不利於自己的判決,往往進行不留情面的攻擊,顯示對司法的傲慢。

他指出,陳水扁總統在今年初向大法官會議聲請釋憲,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總統本人簽署釋憲聲請,卻要求大法官停止正在審理中的國務機要費案,而大法官會議後來也做出釋字第六二七號。大法官未在一開始就拒絕受理,顯示仍未免疫於「總統地位高於大法官」的傳統觀念。

李念祖表示,現在雖然追求檢察獨立,但檢察總長是由總統提名的,這是否違憲?而特偵組「據說專門對付高官」,但偵辦首長特別費和國務機要費時,面對不同的人,是否有不同的標準?標準是否該統一?到現在沒有答案。司法與行政的分野若因人為蓄意而持續曖昧不明,台灣解嚴後司法發展,仍受到封建文化的制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