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接受產經訪問 表明和民進黨劃清界線

標籤: ,

【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十二日專電)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在台北接受日本產經新聞訪問時指出,統獨之爭沒有意義,並首次表明和執政黨民進黨劃清界線,今後將重新整編台灣團結聯盟,集結中道勢力重建民主台灣。

產經今天發自台北的報導,引述李登輝接受訪問的發言指出,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現在再追求獨立是後退的作法,今後應考慮的是如何制訂憲法等以補足作為主權獨立國家不足的重要條件。

李登輝針對今後台聯的走向指出,台聯在一月就任主席的黃昆輝領導下將改頭換面,二月全面修改黨綱,三月經由公開徵求改變黨名。面對的問題是對立場不堅定或違規者的處分或除名,加入新血以促進新陳代謝,目標是中道左派,切斷纏繞的政治關係,吸收對政治混亂感到厭倦的中間層,捨棄個人或政黨的打算,重新拾回以台灣主體性為主軸的民主台灣。

李登輝表示,他日前的發言可說是對民進黨的宣戰,現政體已僵化,只關心未來的總統候選人,政權輪替七年間,未有任何建樹,台聯過去被認為是民進黨的附屬,今後將有所不同,不管被認為多頑固,他將貫徹自己的想法,為了台灣重生不得不如此。

李登輝針對「壹周刊」報導刊登的「放棄獨立」、「接受中資」和「期待訪問大陸」的刺激性標題澄清指出,標題完全與他的發言不同,但三項指摘的背景是對民主化後退的不安。他指出,台灣經濟停滯擴大貧富懸殊,失業者增加,而現政權為台灣獨立與國民黨權力鬥爭,不顧人民生活,令人遺憾,經濟政策的失敗是原因,今後重要的是如何修正,結束無意義的鬥爭。

李登輝針對他日前的發言造成獨立派的反彈與困惑指出,他們慢慢會了解,台灣宣佈獨立,中國將打過來,美日也為難,台灣本就是民主的獨立國家,因此無需再要求獨立。重要的是「國家正常化」,問題在補足「民主國家」的不足要件,例如制訂新憲,法律門檻高,加上權力鬥爭造成朝野政黨對立,國會得不到國民黨的合作,政權雖提出修憲問題,但不希望只是非現實的空論用來欺騙老百姓。

有關收受中資發言的真意,李登輝指出,他在任時採緊縮政策,現政權則積極開放,結果是對大陸總投資占台灣GNP的大約八成,只是資金技術流出,應將單向的投資改成資金回流的雙向關係,建立這種架構是政府的工作,台灣的凋零不僅是陷入中國的戰略,也是台灣領導階層能力的問題。

李登輝談到訪中問題表示,他曾表示,一生想去的地方有四處,是指日本的「奧之細道」、「出埃及記」和孔子走過的路程以及絲路,並沒有想前往共產黨統治的中國之意,至少目前未考慮訪問大陸,也無此必要。他指出,知道大陸領導人的想法很重要,台灣內部不宜吵架,對寡言的技術官僚出身的胡錦濤表示警戒。

針對「壹周刊」的標題造成曲解一事,李登輝表示無意加以批評,他指出,這些都已在計算中,一有爭議將吸引媒體,足以喚起輿論,讓大家了解真意。

相關新聞
尚比亞反對黨魁:台灣發展經驗讓中共妒忌
真名退黨人士:中共貪腐像滿清末年
馬英九訪金門  巧遇中國觀光團展現超人氣
賴聲川再度擔任史丹福大學訪問教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