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揭秘:中國年夜飯消費八大陷阱

標籤:

【大紀元2月17日訊】今天是中國新年除夕。忙碌奔波了一年的中國人,在這天晚上全家人都要坐下來吃頓團圓飯。與傳統在家準備年夜飯不同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飯店吃年夜飯。一來既可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二來圖個省事方便。但飯店真的可以讓人放心消費嗎?據稱,大部分飯店的年夜飯是事先準備好的菜單。菜名雖然好聽,但吃起來卻是另一回事。為此業內人士揭年夜飯八大陷阱和提出防騙高招。

據北京晨報報道,北京某港式酒樓的大堂鄭經理說,望著滿座賓客,老闆的一臉笑容裡多多少少暗藏一些「殺機」。消費者由於對年夜飯的一些情況不瞭解,多數只是預定餐位,而對於飯菜的數量、規格等一些具體服務內容都沒有與商家協商好,或者也只是口頭約定,到時候店家如果「變臉」,要想找地方評理,連個證據都沒有。

冰凍雞鴨降成本

「大年夜,飯店出去採購新鮮水產,成本就高,現在一斤可能只有20至30元,到了除夕前後就要70至80 元/斤。」因此節前北京一些有冷庫的飯店都會事先儲存大量的水產、雞、鴨、肉,甚至蔬菜。並提前把雞鴨冰凍,把蔬菜浸泡在藥水裡,目的就是「保鮮」。

報價份大上菜小

「年夜飯的餐桌上,短斤少兩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北京某私房菜管負責人宋女士說:「該用200克海參烹製的菜餚,一些飯店只用100克。或者菜單上是整雞,端上來的雞卻缺胳膊少腿。對此一般消費者是很難察覺份量上的細微差別。

她還說,現在很多酒店進的草蝦、龍蝦都是「乾貨」,袋子裡只有乾冰、氧氣和草繩。當天只要將草蝦龍蝦倒入了魚缸,這些「乾貨」就變「濕貨」了,上秤一稱最起碼多幾兩水。

巧立名目多收錢

一些酒樓在消費者預定年夜飯時沒有說明具體收費情況,而在消費者實際就餐消費時巧立名目收費,一杯茶、一塊熱毛巾、一包餐巾紙,或許還有一小盤花生、醬黃豆之類的開胃菜都要消費者掏腰包。還有些餐館打出免費消費,但都是有條件的。

市民李先生說,「我們上次吃年夜飯時,剛入席服務員就送來了幾碟花生米等開胃小菜,我們以為是餐館送的就吃了,而付款時才知道,這些小菜不屬於年夜飯套餐中,需要單獨收費,價格也從平時的幾元漲到了十多元。」

青菜賣出葷菜價

大部分飯店推出的年夜飯是事先準備好的菜單。絕大部分菜名好聽,但吃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消費者在預定時往往只注意菜名,如將黃豆芽說成如意菜。雖然只是換個名字,其價格也就在「討口彩」聲中悄悄提了價。

吃飯像擠公交車

「吃年夜飯時酒店搞得比擠公共汽車還擠」。據一位在北京從事餐飲業經營8年川菜店的劉師傅說,因為除夕客源過多,為了牟取暴利,飯店會加桌。多數消費者事先並未考慮到就餐環境,結果本該享受的舒適用餐環境沒了,飯店裡摩肩接踵,相互說話也要扯著嗓子喊。

整桌面對空盤子

除夕夜,飯店為了節省時間多做幾桌訂單,於是要麼所有菜一次上齊,一桌菜很快就涼了;要麼上一道菜要等大半天,整桌人對著空盤子發呆。

劉師傅還說,年夜飯的味道大多跟平時不一樣。由於吃年夜飯的人較多,滿滿的幾十桌甚至上百桌,造成酒店嚴重超載,因此出現上菜時間不均勻,味道也大打折扣。

半路漲價沒商量

半月前,張女士在北京某飯店預定一桌年夜飯,當時僅是口頭協議並交了定金。可是幾天後該飯店通知她,說是年底菜價、原料都漲了,因此之前約定好的餐費價格要漲一倍。張女士指其做法不當,飯店則表示,如果覺得不划算,這桌另換他人,算你主動放棄,張女士的定金只能打水漂兒。後來張女士向有關方面投訴,但苦於拿不出證據,只能不了了之。

據北京市消協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吃年夜飯的人較多,生意好的飯店還要翻桌,使得飯菜、服務質量和衛生無法得到保證,有時還吃出雜物來;另外在除夕夜及新年期間飯店人手緊張,不少飯店會臨時招收沒有培訓過的人員,加之管理不嚴,往往會出現衛生工作不到位、生菜、碗盆洗不乾淨的問題,遭到消費者投訴,而這種投訴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

對此相關業內人士,提醒大家享用年夜飯時,多個心眼,避免自己的權益受損害。比如明確飯店資質,注意貨比三家,明確收費標準,約定菜餚用料,索要消費清單,保留消費證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東過半食用糖糖果不合格
新中國的問候
俄羅斯新年送禮開始學華人送紅包
洛斯阿圖斯高中中文班學生團聚慶新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