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刊錯誤多 每報平均一天出錯46處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北京四日電)中國報刊的差錯率達到新高點。以去年七月十四日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種報紙出現四十六個語言邏輯錯誤,一個版出現五點八個錯誤。

綜合「北京晨報」與中新社報導,中國邏輯學會、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中國編輯學會等機構主辦的「全國報刊邏輯語言應用病例有獎徵集活動」頒獎大會昨天召開。

活動組織委員會表示,目前中國報刊上存在大量語言錯誤。以去年七月十四日出版的四份中央級報紙和二十四份地方報紙一到八版正文為例,共挑出一千兩百八十九個邏輯和語言應用方面的病例,平均每份報紙四十六個,每版五點八個;個別報紙錯誤高達一百八十四個,平均每版二十三個。

組委會負責人指出,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快速發展,社會公共語言越來越活躍、豐富,但邏輯混亂、語言失範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有鑑於此,中國國家語言工作委員會正推出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國家標準和測評體系。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決定將二零零七年定為新聞出版行業「出版物質量管理年」,要在全國開展「有聲勢、有力度」的出版物品質檢查活動。

前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編輯學會會長桂曉風指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到了「令人瞠目結舌、不可容忍的程度」,說是中共建國以來最嚴重的階段,恐怕也不為過。

桂曉風說,當前中國社會對語言使用存在相當不規範甚至混亂的現象。最突出的問題是錯別字氾濫、生造新詞、濫用外來語等。

他表示,與文化大革命前和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不同,現在中國各大眾媒體的在職編輯,幾乎全部是大專院校畢業生,其知識和技能上的缺陷,與學校教學有關。

桂曉風說,現在多數中國大學生根本不上中文課和歷史課,為了應付大學入學考,多數中學從高中二年級就分文、理科。即使是中文系畢業生,在這樣的群體中,語文水平也受到很大限制。

相關新聞
醉不上道 北縣與偶像歌手將共同宣導勿酒駕
正體中文字學習策略〈2〉: 故事化記誦
為修補證據錯誤 星警察提修改控狀
台故宮:文物回歸中國是理解錯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