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元淮:太陽能矽原料吃緊 2009年才可望紓緩

標籤:

【大紀元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五日電)太陽能上游矽原料缺乏仍是今年產業最大瓶頸,對此,茂迪太陽能光電事業總經理左元淮今天表示,就目前各大廠所規劃產能評估,仍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需待新一波產能約2009年陸續開出後,才有機會紓緩。

左元淮表示,以大廠擴產進度來看,以及建廠耗時長達3年,評估需要等到2009年後才有較大量的矽原料產出,市場供給嚴重不足的情勢才有機會改善。

不過,隨著新興市場政策性引導,或者未來太陽能發電系統售價下滑,都將進一步刺激需求,到底市場供給能否跟得上新竄起的需求量,仍需進一步觀察。

左元淮表示,觀察較具指標的歐洲太陽能模組廠銷售價格,自去年第4季開始有下滑趨勢,不過在12月隨即見到止穩,可能與新興市場需求崛起有關。

左元淮指出,包括美國及西班牙等地自去年底開始,都見到相當的成長力道,整體需求暢旺。

另外,針對市場興起回收半導體廢料轉為太陽能電池用料的新型態供給,左元淮認為並不切實際,由於廢料回收後需再進行清洗整理的程序,成本相對高出許多。而且以茂迪目前的規模而言,台積電10個廠一年的廢料回收都不夠茂迪半個月用料,不會是茂迪考慮的方向。

至於料源掌握上,左元淮指出,現階段已有8成以上掌握,未來將持續朝上下游整合提高自給率為主,原料供貨合約會避開5年以上的合約,較長期的合約將保持現有約三分之一的比例,其餘以3到5年約期為主。

左元淮強調,公司不會考慮5年以上的長約,他認為支付大筆的預付款簽下長達5年或10年的供貨合約是不正常的,因為5年或10年後市場的變化很難事先預料,風險系數太高。

較上游的矽原料與AE合資共同開發,預計在2008年底會有小量產能開出,2009年進入量產階段,預估2009年後來自AE的供料將佔約5成。

至於長晶及切晶二個項目將在明年達到100MW的產能,由於二廠空間有限,將以電池生產為主,長晶及切晶技術核心持續留在台灣,生產基地將轉至中國大陸崑山廠,隨著垂直整合更趨完整,將有助整體毛利水準提升。

相關新聞
太陽能產業愈燒愈旺 業者估今年熱度不減
太陽能廠商預期 缺料問題2-3年內無法解決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