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體失蹤和整體亮相之間

和溫哥華華裔政客談點心

標籤:

【大紀元2月6日訊】和政治人物談政治,就如同關公面前舞大刀,魯班門前修木桶。但老百姓有的時候看他們不明白,修理他們幾句或者叫做討教他們一下,總還是可以的,特別是在加拿大這樣的民主國家。
  
我這個人沒出息,在學校被老師斥責為胸無點墨,在家裏被老婆損為身無薄技,但有一嗜好一直沒改,就是喜歡看熱鬧,說白一點,在大陸喜歡看領導的熱鬧,什麼 窩裡惡鬥啊、爭風吃醋呀。來到海外,就把僑領、民代當成「領導」,雖然每天打工打得渾身散了架,但本人業餘時間看這些准政治人物熱鬧的老毛病依然沒有改。
  
不久前,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在溫哥華舉行,加拿大上至總理、下至市議員紛紛道賀並祝華人新年快樂,本人好奇地想找幾個平時幾乎隔三差五都在當地華人媒體上和大家混得眼熟的華人政客面空,但除了一位不算太「著名」的學務委員在其間有過鏡頭,鮮見其他華人民意代表或者「僑領」的臉。按理說溫哥華的這些「領導干部」一般老百姓數得上名字的也有不少,比如那位一直反對人頭稅平反後來又轉變立場的華人國會議員、比如自由黨和新民主黨的華裔省議員、還有溫哥華議會裡面的那三名黃皮膚們,他們的整體「沉默」和在溫哥華「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上的大部分「失蹤」,讓人覺得華人政治人物的確有著非凡的嗅覺和敏銳的洞察,他們在這方面的水準比加拿大總理要高昇得多,他們能夠從一場「新年晚會」中捕捉到特別的中國政治元素,然後加以取捨、甄別,做出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殊不知,這正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差距。一個老百姓看錯日曆、翻錯地圖都不重要,在加拿大如果你投身了政治還如此做派就很不應該。每個政治人物都應該是加拿大價值觀的堅定支持者和模範執行者,你的立場是什麼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模糊立場。看不看一場華人舉辦的演出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你的決定是因為某種壓力或預設立場所致,那華人參政的水準難免要大打折扣。
  
當然,很多民意代表一定會斥責本人這是看熱鬧看走了眼,自己當天正好是「公務繁忙」或「有約在身」,無法「撥冗前往」,還有人一定會認為這是小事大作,根本是無理取鬧。其實,不用解釋啥子,且不說華裔活動華人政客大部分缺席有點蹊蹺,誰還不知道那場叫做「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節目有某個電視台的背景,而這家電視台又和法輪大法協會有關。這個法輪問題曾經被大陸官方定了性的「敵對組織」。但無論是這家電視台還是那家協會,全部都是在加拿大正式注冊的機構,他們既不是「非法組織」也不是「恐怖團體」,何以令溫哥華三級「華人政客」不敢向前「雷池」?如果按照大陸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這個覺悟是不是有點太高?各個黨派的華人民代為了政見在議事會場常常你爭我鬥,但在對待「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上卻出奇得一致,這讓人不免有點悲從中來。
  
幾天前,中國駐渥太華的大使曾經指責加拿大一些政要觀看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一個外交使節,去對加拿大政要參與的文化活動說三道四,就有點太不夠意思,加拿大多元文化國務部長肯尼就不客氣地說:在加拿大,那些政治人物有權做他們認為可以做得事情。肯尼說的明白,但聽懂的可能都是洋人政治人物,華裔政客因為和中國文化醬缸還多多少少有點淵源,其中的「潛規則」還稍稍有點祖傳基本功,因此對「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一律採取某種「低調」也就不足為怪了。
  
眼下,《同一首歌》馬上又要登場了,此劇非彼劇,那些本人上文挖苦過的政客們恐怕現在都已經拿到了200塊錢一張的VIP貴賓券。我正守在在電視機前期待這些華裔政客們的集體亮相呢,當然,如果他們膽敢全部「缺席」,那我一定自己抽自己一嘴巴,還要一家家登門向他們道歉,不管他們歡迎不歡迎。但我知道他們是不會給我這個機會的,所以我只管繼續看我的熱鬧。(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鼎:世人趕快醒,快快找真相
非裔婦人資助窮學生看新唐人新年晚會
如此瘋狂為哪般?!
新唐人晚會休斯頓成功上演 各族裔讚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