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結核控制有成效值得他人效仿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貝倫2007年3月25日香港報導)全球結核病(TB)感染病例有四分之一發生在西太平洋地區。就在50年前,結核病還是香港人的一大殺手,但是現在已得到控制。其他國家在對抗結核病的努力中有一些方面可以效仿香港。

*姚榮衛:和人口眾多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說,在西太平洋地區每年約有兩百萬人感染結核病,而每天都有8百人死於結核病。在貧窮落後地區,如柬埔寨、中國、菲律賓和越南,情況尤其嚴重。

香港葛量洪醫院結核科的負責人姚榮衛醫師說:「在亞洲,結核病無法絕跡和人口眾多有關,並且,這些人口正在老齡化,還有貧窮和艾茲病病毒感染率上升都是原因。」

*曾是香港一大健康殺手*

結核病、也稱「癆病」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曾是香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1951年,香港政府說,一千人中有208人死於肺結核。當時,香港收容了大批因躲避內戰和混亂而逃離中國大陸的難民,這使問題變得尤其嚴重。

很多人在擁擠破爛的貧民窟裡住了下來。疾病在這樣的環境裡最容易被傳播。

面對流行病的威脅,英國殖民政府建造了結核病診療所及醫院,並且給兒童注射預防針。政府還把破舊的貧民窟改建成現代公共住房。

陳醫師是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的顧問。他說,這些控制措施在香港發揮了作用:「衛生條件改善了,窮人重新定居在規劃好的地點,房屋的狀況改善了–這些都促使了香港肺結核通報病例的減少。」

*死亡率下降98%*

香港政府說,如今,每10萬人中只有5個人因結核病而死亡,比50年前下降了98%。政府為防治癆病而設立的診療所幾乎無人上門,這就是香港防治結核病最好的成功見證。

香港是使用「短程直接督導化療」、簡稱DOTS制度的先驅,現在這種方法已是全球治療結核病的標準療程了。

政府供給結核病患者免費的藥品。醫療工作者會探訪那些該來但卻沒有現身拿藥的病人。DOTS制度確保病人完成整個療程,能預防病人因擔心用藥太貴而放棄治療。

*中國面臨結核抗藥性問題*

在香港,結核病的抗藥程度很低,而抗藥性在其他地方卻是個大問題。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日益融合帶來新的危機。每年有將近140萬中國人染上開放性結核病,而全球範圍對多種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病例有四分之一發生在中國。

葛量洪醫院的姚榮衛醫生說:「如果香港對肺結核的嚴格管制放鬆的話,情況確實有惡化的可能。目前我們的情況非常好。」

世衛組織把中國出現大量抗藥性病例歸咎於多年來的不當治療–太多數病人從來沒有把他們的藥物服用完。 不過,世衛組織表示,中國已在過半的省份實施DOTS制度,結核病的死亡率也降低了50%。

*教育是關鍵*

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說,在香港,教育是關鍵。

一位醫師跟這些學生講解結核病,並勸導他們,要他們一有咳血的現象就要立刻告訴家長。

世衛組織說,全球每年有超過25萬的孩童感染結核病,其中10萬夭折。

香港當局表示,雖然結核病已經不再是那麼嚴重的威脅,但社會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健保局:慢性病患應備妥年節用藥
以國政府強迫肺結核病患到監獄醫院治療
樊家忠:中國公共健康問題(上)
研究發現舊型卡介苗可能比新疫苗有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